袁隆平当年培育杂交水稻的试验田。
袁隆平在安江住过的房子。
最近,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到怀化安江农校考察。之后,他表示,支持湖南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实验园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读这条信息,杂交水稻的发祥地——当年的安江农校,现在的“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实验园”,凡与发明杂交水稻有关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永远保存在中华文明发展档案中,保存在人类文明发展档案中!
安江农校,诞生了那粒改变世界的种子
在春夏之交时节,记者走进了安江农校。
记者审视着这片土地:它坐落在安江盆地;沅水撞破武陵山、雪峰山重重阻碍后,在这里舒展身姿,将上游带来的肥沃细土集积成一片平整的土地;安江农校就像镶嵌在“水”与“土”间的一块翡翠。
如果说,日后在这片土地上探求的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话,那么早在1939年,这里就为这“一粒种子”铺垫了温床。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大部分河山被日寇铁蹄蹂躏,因为有雪峰山这一天然屏障,把日军挡在了山的那边,这里也就成了人们避乱的“世外桃源”。从邵阳迁来一所农校,也就成了安江农校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大学生袁隆平到这里任教。
这里确实是个孕育种子的地方。土地平展,土壤丰腴,种什么长什么。研究种子的人和滋养种子的土地结合,安江农校就成为杂交水稻文化的发祥地了。
“捞禾深井”,见证这粒种子诞生过程
这里现在只是一个学校的留守处,但当年的风貌依然:园中的古树,路旁的林带,花坛里的佳卉仍然是那么生机勃勃;鱼鳞板教学楼、杂交水稻温室、早期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捞禾深井、旧的玻璃温室、高温抗病鉴定圃虽然有点“冷静”,却更让人们产生一种历史的深邃感,学子的朗朗书声仿佛回荡在我们耳中,科学家们苦苦探求的身影仿佛定格在我们眼里。
这里,袁隆平在国内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系,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他和他的两个学生还成立了国内首个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袁隆平当年培育过杂交水稻种子的试验田里,现在种着油菜,沉甸甸的油菜荚将秆儿压弯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当年在田中劳作的身影。
我们来到“捞禾深井”旁。它是当年袁隆平自处恶劣政治环境仍然丹心一片的写照,也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那粒种子的见证。在“文革”期间,他培育杂交水稻的60多个陶钵被人全部砸烂,呕心沥血研究了3年多获得的杂交秧苗被弄得没了踪影。他伤心欲绝,四处寻找,最后在这口井里找到了几根。这口井因此被叫做 “捞禾深井”,它使得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得以继续,也就成了杂交水稻发展史上的一个文化符号。
袁家小楼,折射出主人品性之光
我们来到袁隆平当年住过的房子。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袁隆平用那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可以说是“誉满全球”,他搬进了学校为他专门盖起的这座楼。
小楼被花木簇拥,露出的只是朦胧轮廓。房子前面菜地,后面绿草,一墙之隔就是悠悠沅水,河谷平原上就是栋栋青色的农家小屋,农业科学家和农民永远生活在土地上。没有院子,踏上台阶就直接进入当年的“袁家”。屋内,木制沙发、木架子床、木制书桌……笨重、粗糙,造型土气,而这些家具大多是学校配发的。陪同的留守处主任告诉我们,老袁平日生活非常简朴,“常常穿粗布衣服,有时冬天就穿一件棉衣。有一年夏天,因为只有一件较好的白衬衣无法换洗,他采纳别人的建议,翻个边又穿上”。虽然我们无法找到清贫与成就的必然关系,但越是清贫越让人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越是要奋斗,这可是一条规律。
与小楼一路之隔的是一个水泥游泳池。留守处主任告诉我们,袁隆平的科研成果轰动世界后,国外的同行纷纷前来踏访,也许是让客人看看我们是如何尊重人才的,也许是满足客人的需要,才临时修了这个池子,其实“老袁最喜欢游泳的地方是沅水”。
这粒种子,满足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温饱
走出这个郁郁葱葱的校园,记者耳边回响起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话:要挖掘杂交水稻诞生、发展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袁隆平发明的那颗改变世界的种子,让许多免除饥饿的人有了笑脸;但当年历史老师的话又响起在我们耳边,中国的耕地,凭上个世纪前半叶的生产水平,也就只能维持4亿左右人口的生存,如果发生饥荒就意味着社会动乱,而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13亿,粮食却供应充足,人们的生活显得那么自信。从这一点上说,袁隆平发明的这粒种子,不仅仅是解决了人们肚子饥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成了社会的“稳定器”。(文热心 肖军 黄巍 蒋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