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5-12-31 18:22:50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本网编辑 编辑:本网编辑
——专注、极致创造教育互联网+
十四、十五世纪,随着农奴制解体,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强占的农民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型农牧场,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而十七世纪的中国,清军入主中原,多尔衮三次下令“跑马圈地”,形成新的地主阶层。
二十一世纪互联网蓬勃兴起,2013年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2015年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互联网+”发展战略。自媒体、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各路英杰意气风发拥抱互联网,众多纲领、规划、平台、项目纷纷上马——中国正经历一场由互联网让每个普通人都有一群专业人士为之服务的伟大变革,每个活生生的人的价值从未被如此尊重和放大。
激情澎湃的人们被抢占互联网先机的热情鼓舞,一路高歌猛进,往往更习惯传统的“圈地”思维,却很少真正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设计蓝图。投资建设优先于应用效果,自然演进挡不住阶段目标。
人的精力是恒定的,一旦你将心思放在如何占领更大地盘,必然减少对深耕细作地投入。清朝满人可以放肆跑马圈地,但无人专注种植,即便插满界碑也仍是荒原。江南的豆腐坊,老师傅日复一日只提供一种产品,但做出品质口碑、做出美妙的味道体验,人们心中这个小铺子带来的美好远超过地主们圈下的广袤土地。在这样一个智慧而敏感的时代,生活于数字大潮的人们见多识广,你已无法再像20世纪那样通过强力、规定、文件去约束用户和受众的内心,人们会用脚投票,自动站到让他(她)感觉最舒服的一边。
马云说“小既是美”,雷军说“专注极致快”,我们说看上去很美的“大数据”其实是“小数据”——那些人们不经意间被采集的细微信息,积沙成塔、有目的地分析加工后就能发挥巨大作用,而有价值的数据并非浮于表面,需要深挖。
回到我们努力打拼的教育互联网+。
因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重大历史机遇,过去20年建设的一切电脑端成果的都待向移动端重构。机会无比大、创意无限多,我们常为一个奇思妙想激动得睡意全无,也常雄心勃勃觉得自己掌握了开启数字财富之门的金钥匙。可事实是,哪一件事都不容易——思想的伟大若不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技术的领先若无法转化为用户价值,那都只是空想社会主义。
因此我们不再追求“圈地”的范围。互联网让一切个体更为具像,万物皆被放大。耕耘的宽度,一米就够。
在互联网的蓝海,一米微不足道。收拢聚焦后,你会发现竞争对手变得少而清晰,无人涉足的垂直领域有足够空间和维度等待开发。当大家都浮在海面时,把精力放在找准这一米和做深一千米,我们可拥有更宽广的未来。
如何找准一米,又如何做一千米?
我们面对的选择太多。正是互联网这种眼花缭乱让人思路不清、头脑发热。此时主观主义占据上风,许多人撞到个点子就认为撬得动地球,可往往开个好头便不了了之。互联网创业的铁律是“从0到1最难,没到1你什么都不是”,贪大求全的粗放行事通常注定“永远是0”的悲剧。
与其想当乔布斯,勿如丢弃不切实际的“大”理想,将视野投向日常生活的“小”处。选择你最感兴趣、又十分擅长的细分领域,比如排课表、做作业、收文件、看星星、玩木工、评美食……不要觉得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太无厘头,或许这种极致聚焦的小点,充分融入互联网的新形态,恰是你发光发亮的那一米。
一旦找准这一米,只给自己一次犹豫退缩的机会,此后打死不再回头。义无反顾“挖坑”,目标一千米。
包括团队、个人在社交圈中的形象,亦要围绕这一米整体定位与包装。我是做网校的、我是做义工的、我是做心理的、我是观鸟的、我是呆萌范儿、我是段子手……从第一刻开始就要你的名字与你的一米紧密挂钩,江湖人人得知你就是做“那个”的,一想到“那个”就想起了你。
挖坑要有专业技巧、智慧创意。若因技术层面不足而遭受挫折,那只能怪自己火候未到。
挖坑要有耐心,耐得住苦痛、耐得住寂寞。往往挖到9米掉头放弃的那个,都成为了沙滩上的前浪。
挖坑还要懂得借力。找技术、找伙伴、找投资,我们不生产挖土机,我们只是深坑资源的搬运工。
挖坑更要懂得控制欲望。或许隔壁那个挖坑的到10米就成了网红,你还在挥汗如雨。定心、静气,坚持初心,做到本坑最强,成功必跑不掉。
2016来了。新的一年,湖南教育网将与各位小伙伴一道,快乐寻找一米,用心向下深挖,让我们的温度,点亮中国“教育互联网+”的壮丽蓝海。(知翼)
责编: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