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 焦点 要闻 综合 市州 高校 图片 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代表委员建言教育均衡发展:公平照亮国家未来

时间:14-03-13 09:04:30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本网编辑 编辑:本网编辑

 

网上资料图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

●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最大的心愿是,孩子升学不用再犯愁,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刚刚“鏖战”过小升初,身心俱疲的北京家长王颖给今年两会“捎”来了自己的期盼。在她投票的网站上,“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话题早已被置顶为“两会十大热门话题”之一。

民之期盼,必有回应。怎样“上好学”?怎样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代表委员为教育的均衡发展问诊把脉。

标准化学校怎么建?

义务教育均衡化要“保底限高”

山西省安泽县马壁小学四年级学生郭晨慧做梦也没想到,只在电视上看到的“城里学校”,竟如此真切地出现在自己身边:“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电视、电脑、标准化操场、阅览室……一样也不少!”

教育均衡,硬件先行。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此前表示,要用3到5年时间,在贫困地区实现“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吃饭有食堂,睡觉要有一张床”的教学硬件均衡化,2014年将投入数百亿元。

有了资金,如何花在刀刃上?如何建设标准化学校?

带着一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将目光投向农村教学点,“我调研了11个省,很多农村教学点校舍破旧不堪、公用经费捉襟见肘,甚至以‘打白条’的形式列支,建议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教学点和其他学校同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还要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撤点并校’行为”。

吉林省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委员算了这样一笔账:“据初步概算,平均每个教学点不超过60万元即可全面改造,全面改善全国教学点办学条件共需投入约380亿元。分4年实施,每年投入不到100亿元,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担的方式,资金压力并不大。”

“要警惕明显的粗放型特征。”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强调,当前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直接投入、忽视已有资源重组等弊端,“实施标准化建设是动态发展的,应合理规划并适时调整,避免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造成的浪费。”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委员则将“保底限高”看作义务教育走向均衡的两个抓手:“既要公布并守住义务教育的底线,也要坚决禁止学校添置室内游泳馆之类的设施设备,已经开设的要向公众开放。”

师资薄弱“死扣”怎么解?

好老师“下得去”,也要“留得住”

“我留学回来后,发现家乡中学实力比当年弱了很多。亲戚告诉我,好老师去了省会城市,好学校也向那边集中了。”百度CEO李彦宏委员对家乡优秀师资的流失充满担忧。

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希燕代表也有同样的担心,“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老师工资、福利等也低于公办学校,导致学校在师资力量上陷入困境”。

教育均衡与否,关键在质量,而决定质量的关键在师资。农村校、薄弱校的师资“死扣”该如何解?好老师怎样才能“下得去”“留得住”?

很多代表委员纷纷指出,当前“短期式”“走校式”的教师流动效果有限,教师流动必须形成常态机制。

“条件差、责任大、职称低、机会少”——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代表用这12个字来形容乡村教师的现状。他建议,通过财政投入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完善补助、激励以及晋升机制,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解除乡村教师后顾之忧,也要建立乡村教师的“再教育”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江苏省淮安市市长曲福田代表建议:“应加快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制定出具体的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并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面向农村薄弱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使其‘一专多能’。”

青海西宁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庞晓丽委员建议,教育质量提高、师资质量提升需要“输血”,也要注重当地优秀教师“造血”机能的提升,给他们搭建适合的平台,让他们就近传帮带。

高科技手段怎么用?

加强教师培训,搭建信息化平台

“今年两会,记者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变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教育落后的问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委员每年的关注点都绕不开“教育”。这一次,他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并利用移动互联和互联网的现代技术,把优秀师资和优质教学资源,传播到更多的偏远地区。”

刘利民则给出这样一组数据,佐证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均衡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全国平均11个学生就有一台电脑,58%的中小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全国80%多的教学点通过接通网络等方式接收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很多农村孩子能够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

马敏委员的调研结果却不乐观,目前教育信息化仍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师资培训薄弱、技术应用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等现象。

“要求东部城市和西部边远乡村选择同一个模式、同样的方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显然不现实。”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代表建议,设立改革实验区和试点校,探索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

云南省屏边县第一中学校长李光成代表则建议大规模开展对农村师生的信息化培训,让农村师生真正和优质教育资源产生互动,使信息化教学“活起来”,“应该追求一个目标,即采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还原实际的讲台教学,只有这样,教育信息化才算真正发挥了作用”。(光明日报 邓晖 靳晓燕)

分享到:
0

了解有温度的教育资讯,尽在湖南教育网微信。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