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3-05-09 13:19:25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唐雯娟 编辑:唐雯娟
湖南工业职院:推动协同创新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
www.hnedu.cn 发表时间: 时间标签 来源:湖南教育网 【字体:大 中 小】 点击: 点击数 |
本网讯 校企协同创新该采取怎样的举措?校企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5月9日上午10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邱丽芳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室,就“校企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题与网友们展开深入交流。 校企协同创新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强化人才培养的特色,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道路。 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利 实现校企“双赢” 面对现在学生一职难求,企业人才难觅的现象,邱丽芳认为校企双方都存在问题。一方面,学校办学理念与思路有问题,对接行业、企业力度、深度不够;另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校企之间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缩短高职学院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不同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同时,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利,即学校优先与职教集团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推荐优秀毕业生;提供业务咨询、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及科研成果转让;职教集团企业及时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和技术市场信息;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承担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教师顶岗实践任务;向学校推荐和派出兼职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而显然湖南工业职院做到了这一点:学院在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指导下,联合博世汽车、中联重科、远大空调等87家先进制造企业,湖南机电职院、湖南电气职院等20所中高职院校,牵头成立“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的平台。制定《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规范学校、企业双方责、权、利,宏观调控职教集团的运行。 校企协同创新 首先要协同育人 在访谈中,邱丽芳多次提及“校企协同创新”,那么工业职院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校企协同创新首先要做到学校内部协同育人!”邱丽芳觉得,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就是要实现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增值”,实现“企业满意、社会欢迎、家长放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根本路径。具体来说,一是构建流程再造的运行机制;二是搭建协同的工作平台——学生素质提升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三是注重文化的氛围营造和引导。学院通过校内协同创新,以职教集团为平台,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四个合作”为目标,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对应湖南机械装备业的支柱产业成立了“工程机械”、“电工电器”和“汽车及零部件”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校企双方实行人才培养方案共定,教学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培养过程共管。其中,学校与博世汽车采取的“2+1”双元制培养型订单式合作模式,就是学院依据博世汽车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在大一第一学期选拔订单班学员、组建订单班(招生即招工),按照学徒制(TGA)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引入国际权威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三方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的人才培养形式多样,邱丽芳有自信每个企业一定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与学院合作的模式。 经验之谈:尝到了校企协同创新的甜头 “培养的学生中,2008届订单班学生黄世平,现已成为远大售后服务山西区经理;为蒂森克虏伯电梯培养的2009届学生朱涛,成为蒂森电梯技术培训工程师;2010届学生周炜斌成为金杯电器拉扁车间主任......”邱丽芳对于这样的成绩很满意,她也很乐于跟网友分享经验。近年来,学校电气工程系与博世汽车等先进制造企业组建了“博世”班、“中联”班、“远大”班等20个订单班,先后为企业订单培养了2000多名员工,为中联重科培训维修电工新进员工200人。其次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技术名师和技能大师,建立“技术名师工作站”与“技能大师工作站”。教师们通过下企业顶岗实践,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员工工作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并积极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企业管理等工作。另外,学校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室,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人员、生产任务、技术标准、原材料等,校企共同打造了“产学研一体”实训基地。使课程内容有效的转化为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校园到岗位的无缝对接。可以说,学院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发展,大大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访谈中,网友们还就优势专业、人才培养、就业情况和师资力量等问题与邱丽芳教授进行了愉快的交流。(记者 肖娜) 【问答精选】 网友“孤独大侠”:校企协同创新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在工作过程中有怨言吗? 邱丽芳:最开始时,校企合作确实给老师们带来了困惑,比如工作量增加了,上完课已经很辛苦了,还要经常跑企业去。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老师们感觉受益是明显的,第一是知识面和专业能力明显加强,学生都感到老师讲课的内容变得更生动,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技能指导也更到位了。第二是部分科研能力强的老师,他们自己的项目找到了婆家,得到了应用,近年来我系教师与企业达成的横向课题项目就有10多个,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自己的收入也提高了。第三,老师们在企业找到了更多的专业研究素材,在自己搞科研的同时,也撰写了更多的科研论文,申报了研究课题,为晋升职称创造了条件。 网友“怒放的生命”:当前,许多企业出现员工频繁跳槽、人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你们是如何做毕业生工作,使他们安心在企业工作? 邱丽芳: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引入企业文化,加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并分专业每学期为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最新技术讲座课程”,让学生在校就有了自己个人的职业规划,到企业后,能清晰看到自己的职业提升通道。 网友“倾城”:目前校企合作以校方的为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所欠缺,校企合作出现“一头冷,一头热”,贵校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邱丽芳:总的来说,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就学院来说要做到,第一是要打“感情牌”,主动与企业联系,用多种途径,与企业进行交流沟通,采取“文体搭台、合作唱戏”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建立感情;第二,打“人才牌”,尽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和员工。第三、打“服务牌”,利用校内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当然,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导,应主动与学院合作,参与人才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进入访谈实录 |
责任编辑:肖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