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在火洲的600多天,他们书写了教育奇迹!

时间:22-06-15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章仙踪 罗小塘 田建文    编辑:早尔

我的结对“小亲戚”孜巴笑了

“薛老师,上午的绘画课,我得了五颗星星呃!”学生孜巴(化名)跑过来,就像向亲人汇报一样,语气中略带“炫耀”。“孜巴真棒!头还疼吗?走路要慢点哦!”我蹲下身,亲切地抚摸着孩子的脑袋。

孜巴是我的结对“小亲戚”之一。因脑瘫导致智力落后且伴有双腿运动性障碍。前不久我得知:孜巴父亲去世,一家六口人,仅靠母亲一人种植葡萄维持生计。加上孜巴要手术治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帮助孜巴一家,我组织教职工募集善款,上门慰问,还组织团队送教上门。正是这些暖心行动,让孜巴深深地记住了我。

在孜巴家里,孜巴的爷爷加帕尔·热外都力颤颤巍巍地接过爱心款时,控制不住的流出了感动的热泪,双手捂住胸口不停地说:“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感恩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这么多好干部、好老师。”儿子去世、孙女脑瘤,并没有压垮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临走时爷爷硬塞给我们一沓钱,托我们转赠给其他更加困难的家庭。老人说,要不是去年年成不好,孙女重病手术,他还想多拿一些钱。

从初次见孜巴,她躲避哭泣,到为她一次又一次送教,她用甜甜的微笑回答问题,再到我给她零食,当听到我们要走时,她拖着残疾的双腿,跑出来送我们,并主动和我拥抱。

优质的教育本身就是奇迹,能点亮生命之光。爷爷的扪心动作和朴实话语,孜巴的微笑与拥抱,就像火洲春天里那股拔节向上的力量,赐予了我无穷的动力。

——吐鲁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援疆老师薛海涛讲述了以上故事。

微信图片_20220615152058

我的“徒弟”金苗获得市一等奖

“亲爱的王老师,您好!您辛苦了!感谢您在这两年里给我们的快乐。王老师,您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王老师每天带这(着)微笑!您的学生:穆尼沙,2022年6月10日。”

一张灰白色小方格便签纸上的短信,工整而稚嫩的字迹,让湖南教育援疆的吐鲁番市第六小学王志华老师感慨万千。

时光荏苒,匆匆两年援疆之路即将划上句号。王志华告诉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湘吐教师结对的经历与感受。

2022年4月26日,是“吐鲁番市好课堂比赛”的复赛。现场听课评课的专家评委有5人,听课老师多达几十人,规模不小。王志华作为“师傅”,在完成了自己的说课任务后,接着是“徒弟”金苗出场。金苗是一位才入职不到一年的新老师,回族,要参加这个规格的竞赛,还是个教师中的“小白”。尽管之前已多次修改教案、学案和课件,也试听了两次课,多次磨课,但师徒二人真正同台搭档,还是第一次。

“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指导她参赛,都要紧张和激动,但我一直没忘记鼓励她!出了教室门,我就一直趴在门外观察她上课,直至下课。”王志华说,“一堂课下来,我感觉浑身发软,手心淌汗,比自己上课还累。”比赛结果不负师徒二人同心协力,这堂课在学校8个援疆学科组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市级一等奖。

师徒二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220615152104

王志华说,之前作为湖南省地质中学一名教师,日常工作与生活是相对安定、平静的。援疆两年,援疆生活对她有相当大的改变,这个感受是身处长沙无法感受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能沐浴到火洲温情,既有来自受援地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也有来自不同民族学生的问候和尊敬,还有来自当地百姓的热情和后方单位的支持。两年里,还亲眼目睹多位援友,克服自身与家庭的重重困难,以及对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不适应,却仍坚守岗位,目睹援友的亲人离世却不得见最后一面的终身遗憾!

如果不是亲历其中,恐难产生这个复杂深刻的共情和共鸣。

微信图片_20220615152108

微信图片_20220615152111

火洲600多天,我们一起这样走过

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2020年9月17日,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援疆教师总领队李进军局长在进疆动员大会上发出灵魂三问:援疆为什么?援疆干什么?援疆留什么?对于这三问,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共识:是的,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团队,这是我们应该做好,也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

进疆后,很快每个人都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起来。师徒结队仪式的场面格外庄重。

托克逊援疆工作团队里,来自郴州市第二次援疆的王小巧老师代表“师傅”们郑重承诺:“我们将捧出一颗对教书育人和民族团结最崇敬的心来,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在他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一起快乐的生活,一起快乐的进步!”

吐鲁番市教育局教研室魏延超主任带领16名教研员,来到了高昌区布依鲁克学校,主持师徒结队仪式。维吾尔族内先古丽力·哈力力老师代表“徒弟”们发言:“我向学校领导和师傅保证,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虚心学习,明确发展方向,定期总结经验,通过努力拼搏和实践尝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能力。绝不辜负你们的培养与厚爱!”

这些都被吐鲁番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宇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多次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深情地说到:青蓝工程是一种传承,一种希望,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剂。师傅要规范引领徒弟的成长,懂得启迪疏导,徒弟要虚心学习,师徒双向交流,便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能让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创下新的奇迹。

2021年10月11日,吐鲁番市第六小学金苗老师捧着金闪闪的一等奖荣誉证书时,激动地说,当我得知要代表学校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与设计说课大赛”时,真是一筹莫展,根本不知从何着手。师傅王志华老师得知情况后,多次到我办公室与我交流,还给我讲她年轻时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连续几天熬夜的酸甜苦辣,使我大受鼓舞。接下来的几天,她从设计说课稿、做PPT、听课、作业设计等环节对我悉心指导,让我很快明白,原来平时我做的许多教学工作都是“双减”的内容。是王老师那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富有特色的教学理念,使我快速成长,我以能成为王老师的徒弟为荣。

2021年12月23日,鄯善县育才学校的援疆老师周芳芳参加了送培送教下乡的教研活动。鲁克泌一中的塔吉古丽老师在评课环节时有些微微激动地说:援疆老师真是有水平,听了周老师的课,我们受益匪浅,她的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新颖,上课充满激情,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启发,难点能轻松突破,作业很适合学情。这样的活动希望多组织一些。

弹指一挥间,两年转瞬即逝。援疆师傅们都做到了不忘初心,在砥砺中奋进,用汗水践行了自己的使命。

微信图片_20220615152116

2022年4月21日,在吐鲁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会议室里,学校书记张立向全校的老师报喜:援疆教师薛海涛校长,通过校际“青蓝结对”工程师徒结对等方式,仅用两年时间,帮我校培养市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坛新秀1人、校级骨干教师17人,学校师资培养成效显著、发生神奇的改变。更难得的是,他让我们有了“让每个孩子经过学校的培养,都能无障碍地融入社会”这一特校梦!

2022年5月12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援疆教师言意文在高职学前教育1班上《品味理想信念》的录播课时,吐玛热斯.萨拉木同学在课堂中发言说道:“言老师谦虚温和的个性,标准的普通话,充满爱心的眼神,渊博的知识和对我们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我们懂得,教育就是用十足的爱心、精湛的知识,去引领和启迪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成为祖国的花朵。我一定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我的师傅刘学杰老师,是一名从教36年,把一生最灿烂的年华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他与我校20多位援疆教师一样,对我和学生都很随和,很有耐心,工作认真,治学严谨,幽默风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他的潜移默化中,我心里留下了印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崇高和伟大!”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安新艳老师如是回忆道……

这一刻,说不尽、道不完的,是动人的细节,感动的瞬间,会心一笑的眼神,紧紧相握的大手!

广袤的戈壁滩泛起了绿茵,葡萄沟的青果清风引人陶醉。在火洲教育蓬勃发展的园地里,湘吐情缘的暖风轻轻吹过,坎儿井的碧泉浇灌着她勤劳勇敢的儿女。

让我们从静待花开中,构想教育园地的瓜红杏熟、硕果满枝。

(文\章仙踪 罗小塘 田建文 图\张劲松等)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