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9-12-19 来源:新华网 作者:辛识平 编辑:吴桐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方面提出20项要求,被称为“教师减负20条”。《意见》回答了“为何减”“减什么”“怎么减”“谁来减”等问题,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可谓大快“师”心。
“教师减负20条”之所以引发热烈反响,在于它切中了现实痛点,道出了很多教师的心声。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校园、入课堂”,一些部门向学校和教师随意布置、摊派非教育教学事务,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给一线教师造成了沉重负担。有的教师将日常工作状态形容为:“一天迎检好几轮,考核全靠补材料,评比调研造排场,杂事琐事一把抓。”各种检查、评比、考核铺天盖地,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工作交叉重复,导致教师的时间被大量占用、精力被大量耗费,面对教书育人的主业,往往是有心无力、无可奈何。
2019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对于教育系统来说,让教师从沉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教师,把宁静还给校园,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办事,无疑是最给力的“减负”。
“减”出实效,得从关键处着手,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推进教师减负,要向最典型、最紧迫的问题“开刀”,重点整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人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明确,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教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这一系列规定很有现实针对性,有利于把教师负担切实减下来。“减”出实效,也应辩证看待负担,减负不是“撂挑子”,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必须减下来,教书育人的责任则应该更好地扛起来。
“减”出实效,需要各方协同发力。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部门,不能靠教育部门“单打独斗”。教师减负事关百年大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各部门加强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倡导尊师重教风尚,进一步营造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才能让老师们“轻装上阵”,让成长的翅膀轻盈飞翔。(新华网记者 辛识平)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