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8-09-10 来源: 作者:成建梅 王亚 郭格 易文娟 编辑:阅微
本网讯 一名炎陵乡村教师,将“复式教育”推向全国,在他的影响下,家族成员有7人成为教师;当大学教师的父亲,退休后回到攸县老家“种文化”,热心乡间少儿教育,儿子秉承师德,无微不至关注每个学生,成为校园热心人……
教师,雕琢人的灵魂,构筑生命的大厦,被誉为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该市现有教师46000多人。在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子承父业,秉承师德仁心,坚守三尺讲台。
9月4日,教师节来临前夕,记者走进二代人同持教鞭家庭,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两代人的教育情怀与教坛人生。
正如一位访者所言:“在父辈耳闻目染言传身教中,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于三尺讲台,是一场等待与相逢;之于家族,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菁菁校园,两代教育人用生命书写完美答卷。
马安健和他的教育“马家军”
马安健与教育结缘,经受过不少“碰撞”。1957年7月,马安健准备报考师范时,反右整风开始,他当教师的大哥被划为“右派”,并被清除出教师队伍。马安健受到株连,被取消报考师范的资格。
(乡村教师马安健)
面对挫折,马安健没有放弃,他在村里义务办起了农民夜校。经两年努力,村里30多个文盲全部脱盲。
当时的棚村,三个生产队三面大江环绕,一面高山相隔。1959年,大队党支部决定派他去那里,解决40多个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到那个无任何办学条件的村子里创办一所复式小学。
在当地干群的支持下,他借民房堂屋做教室,把厨房放在摆放棺材屋的角落里,一间潮湿阴暗的房间作卧室,用旧门板涂上锅底灰和桐油作黑板。没有课桌,群众送来梳妆台、八仙桌;没钱买粉笔,他用小竹竿做模具,然后灌进高岭土泥浆,晒干掰开就成了粉笔。没钱买红墨水,他就用蔬菜藤苋子挤出红汁替代红墨水。就这样,他用蕴含睿智的土办法,创造了教学的简陋条件。
(马安健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劳动)
学生交不起学费,他就带领学生开展力所能及又有资源且不损害群众利益的勤工俭学活动,对学生实行免费上学。得知家长为撑木筏渡江接送子女上学而犯愁,他拜撑木筏高手为师,经过20多天工作日之余的苦练,终于掌握了过硬撑木筏横渡大江的本领,确保学生按时上学、回家。
从此,“孤岛”棚村回响起了琅琅读书声。三年的创业和教育教学实践,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也为他探究贫困山区基础教育路迈开了第一步。
后来,马安健回到了家乡澎溪,担任鲁坑小学民办教师。
为了确保乡村学校学生学得好,他开动脑筋创立了复式班课堂教学“动、静交替搭配法”“课堂四步教学法”“短动教学法”, 研制出30多种符合儿童获取知识的教具,使学生学得好、学得活、记得牢。其中,“汉字结构分析示教板”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在鲁坑大桥未建前,他坚持27年如一日接送学生上学、回家。他7次救出了9名落水临危的儿童。被他1987年从洪水中救出的尹灵剑,成才后念念不忘。2013年自己设计,自己掏钱,花了30余万元为学校建了面积两余亩的“感恩园”,铭记校情师恩 。
(1968年,马安健老师在进行家访)
一辈子坚守乡村教育,马安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株洲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湖南省首届徐特立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马安健已经年近八旬,来到炎陵县鹿原镇澎溪村马安健的家,记者刚刚进门,就被客厅墙上高悬着一块“教育世家”的大匾吸引了。令马安健特别自豪的是,马家几个儿女择业、择偶时都以教师为先,儿子、女儿、儿媳、女婿都是教师或者在教育岗位,大家庭中有7人成了教育人。
马安健曾与二儿子马永清在鲁坑小学同事7年,上阵“父子兵”,期间留下不少“佳话”。
两个马老师,怎么区分呢?不说学生犯难,连同事也为之“纠结”。马安健说,年纪老的,学生就叫“老马老师”,同事叫“老马”;年纪小的,学生叫“小马老师”,同事叫“小马”。
让人捧腹的是,马安健与马永清两人在学校时,也彼此称对方“马老师”。儿子管爸爸叫“马老师”,爸爸也管儿子叫“马老师”。学生和同事见了,只有一个乐字。
沿着父辈的足迹前行,马安健一直是儿女们追赶的标杆。
在市八中校园,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周牧云老师一直被人称道,他首办株洲市机器人制作实验班,还带领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制作大赛中摘金夺银。周牧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马安健的小女婿。
“岳父一直是我仰望的目标,我一直都想成为他那样师德高尚的人,也一直在努力。”周牧云说,岳父常常挂在嘴边教育晚辈的话是对师德最好的注解:“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光教书不育人不是称职的老师。育人的关键在养成,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言传身教。养成教育抓到了位,最调皮的学生都会变好。”
马家儿女以父辈为榜样个个棒。目前,马安健也“离职不离岗”,还担任着鲁坑小学名誉校长,时常到学校看看,关注着学校发展。而马家的孙辈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两人考入清华大学,一直念到博士。
夏家两代人,践行师德仁心
汽车驶入攸县谭家垅村,83岁的退休大学教授夏昭炎居住于此。
退休前,夏昭炎是湖南科技大学的教授,教文艺学、美学、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以及中国文化概论。
69岁那年,他突然发现胃部出了问题。那年,万家团圆的正月初一,他住进医院,被确诊为癌症。得知癌症后是什么心理?他说:“始而惊,后淡定。”当初手术时,他还带着最后一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生,在病房里,还坚持给学生修改毕业论文。
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当时躺在病床上的他,格外思念家乡,和家人商量后,便返回了家乡攸县谭家垅村休养。
那些年,他在北京的孙子每个假期都要回来,而每次回来都要背满满一大包书,完成学校布置的读书笔记作业。夏昭炎想,如果家乡有一个大的书屋,有各种各样的书,孙子就可以免除路途背书之苦了。此后,他便与老伴每年花费1000多元订阅各种书刊,尽可能满足孙子的读书需求。为了减轻孙子独自读书的寂寞,便约同村三两孩童一起来家里读书,一起写读后感。
读着读着,他发现孩子们对书的渴望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即便孙子不在,孩子们也会主动跑来,找书看。
孩子们对书的渴望,再次点燃了教学多年的夏昭炎内心深藏的一团火。他育人的欲望,本就没有熄灭。他对之后的路,似乎突然有了定位。
2008年起,夏昭炎开办的 “少儿假期学校”“老年学校”“农家书屋”相继挂牌,除了让孩子和村里人爱上阅读,与书本为伴,他还为寒门学子设立奖学金,不定期举办各种才艺比赛。
如今的高桥农家书屋所在地,也叫“乡贤馆”,是石羊塘镇的乡贤文化活动中心。在这里,夏昭炎还会给村民们宣讲一堂堂生动的党课,辅导孩子们阅读,高桥农家书屋也成了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假期,都有许多大学生来此支教。
从夏昭炎创办的高桥农家书屋模式中得到启发,攸县政府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力推广“门前三小”惠民工程,将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融合在一起,把文化服务点搬到了村民家门口。
“庄外应教几十年,回到乡村做乡贤。和风细语搞说教,播种文化胜种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株洲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夏正凯。他说,在全村村民心中,夏昭炎教授是大家公认的楷模。
大学教授 “种文化”,在稻花飘香的农村,种起了一亩亩滋润村民心灵的“文化田”,筑起了一座座书香氤氲、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粮仓”,老教授夏昭炎由此闻名全国,他和妻子杨莲金当选2017年“十大读书人物”,成为本年度获选“十大读书人物”中年龄最长者,也是当年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大学教授夏昭炎全家福)
夏云奇是市二中一名生物老师。父亲的行为,夏云奇一直看在眼里,也影响着他的选择和待人处事: “小时候,看爸爸对自己带的研究生特别负责特别好,有时候很晚了有学生来问问题,爸爸都是不怕疲倦一丝不苟地讲解。”
“本来想当兵,但父亲影响了我的选择。我接过父亲的教鞭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在校园,夏云奇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阿夏”,虽然是生物老师,但对信息技术特别精通,电子产品有了毛病,同事们也已经习惯了“找阿夏去……”
教的学生无数,有时候毕业的学生们回来看自己的老师,说到他对孩子们的种种关照的细节,比如送上感冒药呀,比如一次促膝的教坛谈,学生声泪俱下,夏云奇却完全茫然:“我对所有学生都很好 ,记不清了。”
一次学校设备起火,夏云奇冲上去灭火,结果手机摔坏了不说,还让浓烟呛得“几天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今年暑假,在湘潭休假的他路遇居民失火,他又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前,保住了居民财产,但却被突然落下的玻璃砸伤了右手。
见到夏云奇,他依旧躺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的病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回学校上了几天班,右手拆了石膏后发现完全不能动弹。”
同为教师的妻子心痛丈夫,“他呀,别人的事情最重要,就是这个性格,随了他的父亲。”
(夏云奇和妻子)
父子两代,用各自不同的人生,在践行师德仁心的路上前行。
女儿接班父亲曾执教过的乡村学校
“我的父亲也是乡村教师,我是接过了他的教鞭,继续乡村教育事业。” 55岁的文玲,鬓角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35年坚守乡村教育,曾在株洲县洲坪乡、南阳桥乡(现南洲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在南阳桥乡中学担任教师。
文玲的父亲是株洲县洲坪乡退休教师,1958年从宁乡师范毕业后来到株洲县南阳桥乡。文玲从小跟随父亲在学校度过了学生时代,本是农村孩子的她,又与乡村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洲坪乡新塘学校是文玲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当年吃的是食堂饭,睡的是土筑房。后调入洲坪乡昭陵中学,一家三口住的是潮湿黑暗的房子,同事们管他们家住的房子叫“猫耳洞”、用纸扎的门叫“凯旋门”。1995年调入南阳桥乡中学后,人到中年的文玲老师来到了当年父亲工作过乡村任教,她倍感亲切。
文玲对学生的爱也和父辈一样,特别关爱家庭困难的学生,毕业班王兴(化名)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父亲身体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经济困难。文老师走访村委、邻里,了解情况后,动员同事、学生,带头捐款捐物,并亲自把捐来的钱物送到学生家中,其父子感动至极。3年中,文玲为王兴捐款3600余元,捐物80多件,衣物大多数是动员亲友捐赠的。后来,王兴被株洲县第五中学录取。
用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文玲成为孩子们口中的“妈妈老师”。
获评第四届“株洲最美乡村教师”提名奖的那一刻,文玲动情地说: “踏上父亲走过的路,站在同样的讲台,乡村教师是我终生的追求、无悔的选择。”
(课堂上的文玲,给学生的是满满的爱)
从小跟父母在校园长大,这里像是家
初见李妮娅,她仿佛是从古典诗词里走出来的温婉细腻的女子,身材娇小,容颜清秀,声音清脆又不失温柔,脸上永远带着淡淡的笑容。
李妮娅是市八中教师,教高中语文。她的教学秘诀之一是“亲和力特别强。”年长的同事亲切地称呼她为“娅妹子”,年轻的同事则喜欢叫她“娅姐”,学生们更喜欢亲昵地拉着她跟她分享心事。
李妮娅说:“父母都是教师,爸爸教小学数学,妈妈教中学地理,对校园特别亲切,就如同回家。”
出身教师家庭,选择教育便成为一种自然。
“甘愿做麦田守望者,不仅仅教授知识,更愿意带领学生去领略、感悟生活之美,呵护学生成长在人生的蔚蓝天空之下。”李妮娅说。
出身教师家庭,也让李妮娅习得当一名老师的精髓:老师除了爱学生之外,还要让自己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李妮娅说,这也许是做教师的父母,给予自己最大的财富与启迪,“他们让你懂得,如何去做一名最好的老师。”
李妮娅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诉学生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老师做得很好,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你要求他们怎么做,他们就会按照你平时影响到他们的去做。
刚开学时,正赶上创卫,大扫除特别频繁,学生平时没做过什么家务活,不知道怎么搞卫生,李妮娅带着两个卫生委员,指挥他们如何合理安排程序,合理分配人员。学生用水淋淋的拖把拖地,越拖越脏,她什么也没说,拿过学生看来脏兮兮的拖把就用手拧干,污水溅在衣服鞋子上也无所谓,学生再也没人嫌脏了,纷纷用手拧拖把,师生合作,共同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用这样的方式既教了学生如何安排工作,又告诉了他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责任。”从那以后,李妮娅几乎可以不过问班上的卫生了。
教书育人,李妮娅总结出最有用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看李老师怎么做的,你们就怎么做,拿李老师做标准。”
李妮娅,用她的智慧、汗水和品德,培育了无数芬芳的桃李。(通讯员 成建梅 王亚 郭格 易文娟)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