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周其凤来到长沙与在湘工作的北大校友亲切交流。陈飞 摄
“感谢湖南乡亲对我多年的培养、爱护和关心!祝家乡的父老乡亲健康幸福,欢迎湖南家乡人到北京大学来做客!”尽管在外求学、生活了几十年,61岁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普通话中乡音隐约。昨日,周其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爱乡情切的他索性来了一番纯正的浏阳话,道出了对家乡父老的朴实祝福。
在随后的采访中,这位中国最高学府掌门人,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位学者如山般的严谨、一位湖南人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霸蛮”也是一种湖湘精神
记者:湖南这几年的变化很大,给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周其凤:我是浏阳人,这几年每年都回湖南。我注意到浏阳前年就进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在“百强县”中的地位也在逐年往前排,这是湖南巨大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为家乡人民感到自豪和骄傲。
记者:您是湖南人,在您的心中,是怎样解读湖湘精神的?
周其凤:“敢为人先”是湖南人一种非常突出的精神,我们党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假如没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
还有平常我们说的湖南人“霸蛮”,它包含着坚强不屈、无畏艰苦,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精神在内,这种精神对于个人乃至民族都很重要。
记者:您认为湖南应该把握好哪些教育优势,能够为湖南的经济社会注入强劲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周其凤:湖南是一个高等教育相当发达的省份,有很多非常好的大学。目前,湖南提出了“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证明湖南人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关键是要全省人民形成共识,要舍得拿出钱来,放到高等教育上。
我国虽说是公认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主要差距是在高等教育的质量方面: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的质量、向社会服务的质量等。我认为,湖南乃至全国都应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努力。
用不着借麻省理工学院“抹粉”
记者:能说说您赴美留学的经历和体会吗?
周其凤:说到赴美留学,我想说明一下:我在美国学习的大学是麻省大学,而不是麻省理工学院,更不是麻省理工大学(美国没有麻省理工大学)。
但是说到我的简历的时候,不少人会把麻省大学误认为是“麻省理工大学”。1992年底1993年初,我获得全国首届青年科学家奖的提名奖,当时的简介将麻省大学误写成了“麻省理工大学”。为此,我当年连博士生导师的资格都没有评上。因为有人说周其凤学风不正,好吹牛皮,不能当博导。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麻省理工学院名声很大,一提到麻省大学,很多同志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麻省理工学院。其实,美国新英格兰一带高等教育特别发达,好学校很多,尤其是我上的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这个学科几十年来在美国的排名一直是第一。所以,麻省大学也是一所好大学,只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光芒下,麻省大学显得不那么闪亮。我用不着借麻省理工学院为自己“抹粉”。就湖南人的性格而言我也不是这样的,湖南人是实实在在的、实事求是的。
把更多湖南优秀学生招到北大
记者:都说我们湖南人会读书,北大则是湖南学子最向往的大学之一。您对湖南学子有什么期待?
周其凤:趁这个机会我要宣传一下北大。目前社会上对北大有个理解:认为北京大学是文科的大学。这是非常不准确的!北京大学是我们国家建设的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各类文理学科我们没有则已,有的都是相当好的!
从传统沿袭下来,北大文科力量的确非常强:人文社科方面的大师级的教授,北大占了(全国)一半。但是说北大是个文科大学这就不对,北大的理科也非常强。北大是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大学!我本人就是中科院院士。最多的时候,我们有八九位中科院院士,现在也有6位。
湖南的教育质量很好,北京大学也希望尽可能把湖南的优秀学生招到北大。我作为湖南人,当然希望更多湖南学生,包括文科、理工科的学生报考北京大学。
记者: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您在吉林大学当校长的时候推进了系列改革,在北京大学会不会烧“三把火”?
周其凤:教育不是“烧火”的问题,教育是慢工细活。即使在吉林大学,我也没有“烧火”。(笑)
记者:创新是每一所大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北大在创新这一块有没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周其凤:北大非常强调创新,从蔡元培先生当北大校长开始,就一直非常倡导学术自由。大学要创新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自由的学术环境,让教授们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让学生们也在这样一个气氛里成长。
周其凤与北大校友长沙话家常
“这是我们北大家里头的谈话,请各位校友多给母校提意见。”昨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副校长鞠传进一行来到长沙,与北大湖南校友会校友度过了一个欢乐温馨的圣诞节。
周其凤高度评价北大湖南校友会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反复重申一个北大人应有的素质和责任。北大校友在湘工作生活的有数百名,活跃在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多个领域,都卓有成就。周其凤坦言,作为北大的校长,地位不一般,但责任更不一般。他希望北大的湖南校友们多多帮助母校关心母校,让母校朝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走得更好更快。他还向校友们介绍了北大现在的发展状况。
周其凤谦虚、家常式的讲话,让在座的北大校友重温了北大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校友郑佳明认为,这种学术自由是学术的生命,并建议母校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的高度建设北大,并要培养大师,不要流俗。“周校长刚上任,就把看望校友的第一站选在长沙,这是我们全体湖南北大校友的光荣。”北大校友胡春才对周其凤校长能这样关心校友很感动,“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将在北大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湖南的地方经济建设中,让北大以我们为荣。”(张娟 卿永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