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课堂”里学当爹
近年来,青少年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沈阳市文明办也曾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的征集评选,家长学校、父亲课堂、协议上网等金点子相继涌现,就让我们一一来了解这些成功经验吧。
爸妈进校园讲职业
“每个孩子都有着远大的理想,可怎样才能实现呢?”大人们的答案通常是,“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为了使学生能理解各种职业真正的工作状态,让孩子在比较中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的职业,沈阳市实验学校从2007年起在学校开展了“百行学问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家长成了讲解员。博瑞的妈妈是位医生,小戴的爸爸是名科研工作人员,小王的爸爸是古钱币收藏爱好者,杰杰的爸爸是军官……他们全都来到孩子的班会上做起了讲述者,给学生们打开了各种职业的窗口。博瑞的妈妈就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医生的成长经历,“医院有很多科室,做医生可以亲眼看到生命的诞生,但也能看到一个人怎样失去生命……”由家长带来的讲座非常精彩,也带给学生很多启示。
孩子当家,家长听课
“家长学校,孩子做主。”2006年初,沈阳新民高级中学苏世达、沈阳二中徐妍妮等中学生自发地创办了一所家长学校——青春心语家长学校。在这里,孩子们是主角,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学设计、活动策划等都是孩子们自行讨论决定的,“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题目是‘两代人的沟通’……”孩子们根据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先确定主题,然后共同讨论丰富内容,再由确定的教员集中准备,经过内部试讲修改合格后才推向社会,如“告诉您中学生在想些啥”“别叫我网痴”“青春期心路历程”“我说补课”等题目,都是通过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一些典型事例,告诉家长中学生的所思所想。目前,青春心语家长学校成员近百人,参加活动家长、学生、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上万人,活动范围也由沈阳发展到全国甚至国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父亲课堂”里学当爹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父亲角色不可缺失。和平区启动了“父亲课堂”,在指导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全区50多所学校、80多个社区都相继开办了“父亲课堂”,受教育人数达5万余人。和平区南京街第十小学以“我心目中的好父亲”征文、写一封“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家信等形式,让父亲们知道孩子喜欢怎样的父亲。和平区文明办主任檀静介绍,通过开展“父亲课堂”,“在外忙于应酬不理家事的冷漠型父亲少了,陪孩子做游戏、和孩子做朋友的亲和型的父亲多了;经常酗酒、打麻将、以打骂等粗暴方式对待孩子的野蛮型父亲少了,尊重理解孩子、能以身作则的文明型的父亲多了;对孩子只出钱不出力的懒惰型的父亲少了,重视孩子的品德养成,能力培养的智慧型的父亲多了。”
留守儿童大家管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东陵区通过上门查访、走访群众,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联系等形式,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起“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目前,全区612名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已经进行了统一建档管理。而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东陵区还优先为留守儿童安排了“代理家长”。组织学校教师、机关干部、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建立管护对子,现在,全区612名留守儿童都有了自己的“代理家长”。同时,各个学校还建立了“谈心小屋”,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孩子也熟“红色经典”
《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这些家长们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影片,现在对孩子来说也不再陌生了。皇姑区从2005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红色经典影片进社区”“红色经典书籍进社区”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家门口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和“红色经典书籍”,在家门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在向青少年推荐红色经典系列的同时,还邀请了经典影片作者、英模人物、演员和孩子们一道参加座谈会。
十项协议让孩子文明上网
孩子喜欢上网常常让家长烦恼不已,2007年,沈河区妇联、沈河区文明办提出和制定了“家庭上网协议”,协议中设置了孩子在家中科学、文明上网的十项准则,引导青少年严格遵守家庭上网协议中的各项规定及惩罚条款,文明上网。“暑假期间周一到周五每天上网娱乐一小时,周末两小时;没有家长允许不得在网上购物、约见网友;下载软件、音乐、游戏前要通知父母……”小美对上网协议记得很清楚,“我和妈妈签了协议,说好了一切都按照协议走。”据了解,许多家庭在签订协议后,都能自觉按照协议的规定来上网,减少了因为孩子不科学上网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