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北京中南海,并进行座谈。 李学仁 摄
这是座谈会前,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陪同下,和教师们一起参观西花厅。 姚大伟 摄
这是座谈会前,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与教师们一起在西花厅前合影。 李学仁 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邀请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
“明天是教师节,今天我请大家做客中南海。”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
座谈会开始前,温家宝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西花厅。
位于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是全国人民所敬仰和向往的地方。修竹环绕,海棠玉立,石榴树上结满了果实。9时30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陪同下,和教师们一起走进这个宁静温馨的院落,一一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办公室、卧室、书房、会见厅等处。工作人员向客人仔细讲解每一处地方。教师们认真地倾听,连走路都放轻脚步。
离开西花厅,温家宝和大家边走边谈,来到不远处的国务院第四会议室。等大家都坐定后,温家宝首先向教师们表示节日的祝贺。他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敬意,向全国的老师表示敬意。刚才,我们参观了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西花厅,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全国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风范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向他学习。
温家宝说,国务院不久前决定开始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请大家谈谈对这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听你们希望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在当前教育和教学中,哪些问题是最突出的?是社会最关心的?是群众最关心的?也是教师最关心的?
温家宝微笑着请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汶川县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首先发言。谭国强高兴地告诉总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映秀小学8月底已经开学复课。他说,目前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是软件亟待加强,农村教师的待遇、职称和住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你讲的这几点,对我们都很有启发。”温家宝看着谭国强亲切地说,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要改善农村教学条件,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教师的待遇、职称、住房等问题,还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6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温总理主持的教育座谈会,她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鼓励社会资金流向教育;要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发挥优质学校的作用……
“我发表一点意见。”温家宝有感而发,第一,规划要根据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制定。人民群众现在需求什么?就是希望孩子不仅能上学,而且要上好学。第二,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来源多样化。这项工作可以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留着道德的血液,实际上,企业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入教育。第三,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收入的差距可以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强调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决不意味着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办出特色和风格。第四,要改革创新。教学改革要使学、思、知、行四个方面相结合,就是学思要结合,知行要统一。
33岁的钟竺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这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材更换过频现象提出了质疑,还提出了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建议。
温家宝说,钟老师提醒我一点,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
谈起职业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和变化,北京劲松职业高中教师向军言辞中充满了欣喜之情。温家宝提醒说,现在,我们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要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平艳菊是来自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的历史教师。她在提出加大对基础薄弱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北京教育区域间的均衡、课改应更贴近学生实际等建议后说,我强烈呼吁解放学生,身体上、思想上都解放,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温家宝插话说:“解放学生,不是让他们光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锻炼身体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动手的时间、了解社会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多注重认知,而认知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内容。”
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我们学校90%是进城务工子女,还招收了智障、残障学生。学校提倡‘我负责、我能行、我快乐’,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主发展,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学校要求每个孩子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毕业时背诵250首古诗,还要会三种以上民族艺术技能,比如说剪纸、武术、快板等……”美术教师杨秀勇的讲述引起了总理的兴趣。
杨秀勇建议,政府应合理规划,增加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扩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数量,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里进行高中阶段的教育。
“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到你们那去看一下。”温家宝对巨山小学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鼓励杨秀勇和巨山小学的老师继续把学校办好。
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中学数学教师潘维松、北京市交通学校教师周建平也在座谈会上分别发言。
时间过去得很快。12时许,座谈会即将结束。温家宝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教育搞上去。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他对教师们提出几点希望:第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第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者须先强己,育人者须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影响。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第三,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温家宝最后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座谈会后,温家宝请教师们一起吃了简单的工作午餐,一边吃,一边亲切交谈。饭后,他走到会议室外,在台阶前和教师们一一握手告别,目送大家乘车远去。
“作为一个农村边远山区的老师,能够得到总理的接待,我十分激动。”中巴车上,谭国强仍然沉浸在刚才的回忆里,“总理对我们这么平易近人。他说的话,我都记在了心里。”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