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市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州

[株洲]这群教师扎根乡村教育数十载

时间:20-09-16    来源:   作者:王亚    编辑:阳光

本网讯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数十载耕耘。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在株洲,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点亮乡村的文明,滋润乡村的沃土。值此第36个教师节之际,我们将视角投向扎根乡村教育数十载的教师群体,青山与岁月都能见证他们的灵魂之光。

“留守儿童帮帮团”里出了小发明家

罗新旭,男,53岁,中共党员,炎陵县船形乡学校教师。先后获评炎陵县“优秀共产党员”“株洲市优秀教师” “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两次担任全国科技类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在《发明与创新》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获“发明与创新专家团专家”称号。

“炎陵山沟沟里出了几个小发明家!”炎陵县船形乡学校学生方雨波发明的“贴心打水桶”和陈欣发明的“菜刀安全阀”一举拿下第七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两个金奖。一时间这个乡村小学校一度上了报纸网站的头版头条,开始被世人熟知。而鲜为人知的是,几年下来,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已经在全国的赛事上拿了7金、8银、10铜,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奖200余人次。

其实,这些奖项何尝只是奖项,更开启了乡村孩子们的“科学之眼”,为他们打开了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的世界之门。这背后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的助力,此人名叫罗新旭,一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33年的老师。

罗新旭学的是英语专业,偶尔学校缺语文老师,他就教语文,少数学老师,他又兼过数学老师,还当班主任。往往早上辅导英语,晚上辅导数学,安顿好学生就寝,还要回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2014年,学校又给他压了培训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任务,于是他就在培养“小发明家”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2019年的株洲市“科教创新奖”,全市小学阶段共评出6个金奖,船形乡学校的孩子们就斩获了其中的3个。2020年全市小学发明创意共22个一等奖,船形乡学校又把其中8个收入囊中。一所小小的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还罗新旭的带领下,成了一个个“智多星”。

他不仅培养学生,他还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在2019年的科技大赛中,全市前5名的教师作品,船形乡学校的老师就占了3个。2020年更是有4位老师的作品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他又成就了一批科技创新骨干教师,创造了一所偏远乡村学校超越城镇学校的“科技神话”!

更多人不了解的是,罗新旭还有一个“留守儿童帮帮团”。这些拿金奖的“小发明家”们大多是他的小团员。

“我要扛回去给我爷爷看!这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黄馨怡抱着和两位同学一起制作的“运水小车”急着想带回家给爷爷展示,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成就感。“运水小车”是黄馨怡在罗新旭的指导下自己创意和设计的作品,罗新旭还帮她找齐了材料,准备了制作工具,没有车轮,他就从自己的滑冰鞋上取了四个。这一天,她们终于独立造出了一台精美的“运水小车”,解决了把太阳能热水从生活区运到宿舍的问题。而大家所不了解的是,黄馨怡在两年前还是一个不太愿意跟同学交流的内向的女孩。

留守儿童中有很多自卑内向的孩子,三年级的小娟(化名)就是如此。小娟随妈妈改嫁到船形乡后,妈妈很快就跟继父一起去外地务工了,家里只有全然没有血缘关系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四个老人和她。“这孩子在家很少说话,问她什么,她只是摇摇头或是点点头。我们也拿她没办法。”小娟在学校也是如此,上课一言不发,课后一个人呆着,有时她也远远地看着同学们做游戏,一副很想参加但又不敢开口的样子。罗新旭把小娟拉进了“留守儿童帮帮团”,每天带小团员们跑步、跳绳、游戏。一方面让一些活泼开朗的孩子影响她,另一方面也让大家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的缺失,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意义。慢慢地,小娟开始主动参与同学的活动,变得有说有笑了。奶奶也说:“她现在变得会跟我们说话了,还会主动做家务。”

“在孩子的身心发育成长期,身体上缺什么营养就得补什么营养,心理上缺什么沟通就得补什么关爱。”罗新旭的比喻很是贴切。船形乡学校的留守儿童占比高达80%,罗新旭的“留守儿童帮帮团”给了孩子们另一个在校园里的家。

“他的贡献何止这两件?他是干什么成什么。” 船形乡学校校长尹新才介绍说,平时罗新旭还带领孩子们练太极,曾两次登上炎陵县“我要上春晚”大舞台。孩子们连续三届参加全市青少年运动会,夺得9个奖项,2015年还在全市武术大赛中荣获第二名。2019年他和老师们又代表株洲市总工会参加“湖南省工间操大赛”,斩获了金奖。  

40载坚守,全因为两个字——热爱

肖佑萍,男,57岁,中共党员,醴陵市官庄镇潭塘小学校长。获评2019年“醴陵市首届乡村教师奉献奖”,2020年株洲市乡村教育奉献奖。

在乡村学校一待就是40年,肖佑萍从来没觉得艰难和寂寞。从1980年参加工作开始,他一直坚守在交通最不便利的醴陵偏远山区学校。如今,年近花甲的他仍然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师一肩挑。

1980年,刚高中毕业的肖佑萍当上了民办教师,他教育生涯的第一站是醴陵市官庄镇最偏远的赵公山单级小学——一所隔年招生、三级复式的小学。学校里就他一位老师,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肖佑萍就领着他们完成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

传统的复式教学模式一般是按年级分别来传授新知识,当一个年级上新课时,其它年级不是自习就是玩耍。年仅17岁的肖佑萍意识到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有着较多的不利因素。于是,他在课程搭配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同一个课堂,将语、数、美等搭配,即一个班上语文,一个班上数学,一个班上美术。在传授一个年级新知识的同时,其它年级的学生也有事可做,不会浪费一点时间,四十五分钟结束后,留下一个班继续上课,其它年级就休息,如此反复。这样一天下来,教学效果的确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但肖佑萍就几乎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肖佑萍给他们的孩子们上课之余,又关注起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在与当地村民和家长聊天的过程中,肖佑萍了解到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于是他又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办起了农民夜校。

“这么年轻的娃娃不去谈恋爱,尽跟一群庄稼汉和他们养的小庄稼汉混。”村民们虽然说着玩笑话,心里却对肖佑萍生出由衷的敬意。

赵公山的孩子们大多都离家有一段距离,需要自带午餐。到了春冬季,饭菜就冰凉了。“得让孩子们吃上热乎的饭菜。”肖佑萍自己掏钱买来了大铁锅和木制蒸笼,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拾柴,每天中午为学生热饭菜。他这校长兼班主任兼老师的身份之外,又多了一个“食堂大师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专职和兼职工作一干就是十七年。十七年里,谁说不清他拾了多少干柴,烧烂了多少口铁锅,磨破了多少双胶鞋,在山上摔了多少跟头……只有赵公山见证他从17岁的小伙儿长成了30余岁的孩子的父亲。

到了潭塘小学以后,肖佑萍发现学校内有一块空地,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它开垦出来,种上各种蔬菜,让学生吃上新鲜放心的绿色时令蔬菜,这一干又是二十三年,从未间断。

就这样,40载倏忽而过。早期的单级小学摇摇欲坠的土木结构校舍,破烂不堪的课桌椅,连基本的教学设施都不齐备。十七八岁的小伙儿肖佑萍的确有过彷徨、有过失望,甚至想过放弃。“可一想想,越是这样偏僻的地方的孩子们就越需要知识和文化,我心里的一切小私心就都没了。”肖佑萍挠挠头,话语有些腼腆,“如果非得说一个理由,大概就是因为‘热爱’吧。我喜欢做一个教书匠,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爱,就更需要爱。”

数十年后,年近四十的郑勇还记得1993年秋天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那天放学后,与同学一起步行回家的郑勇被两名歹徒绑架了。肖佑萍得知情况后,立即让人出山去报警,又火速集合周边十余个村民赶到事发地点。他让一部分村民沿着小路追赶,他则带着一个村民满山跑大声呼喊郑勇。终于,从黢黑的山谷里传来了郑勇的声音。找到郑勇时,时年三十岁的肖佑萍竟跟郑勇一起嚎啕大哭起来。后来才知道,歹徒听到呼喊后,一时慌了神,就把郑勇扔到了一个废弃的炭窑中。等歹徒离开后,郑勇伺机逃出废窑了。

“要不是肖老师及时出现,后果不知道会怎么样,他是爱我们的老师,也是我的救命恩人。”郑勇说。

40年来,肖佑萍的足迹踏遍了醴陵市最北端的赵公山、纱帽尖、瓦子坪、潭塘所有的羊肠小道。也为着这份热爱,他努力提升自己,潜心研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步行三十余公里前往培训地点参加业务培训,先后取得了校长培训合格证和湖南一师的大专文凭。在工作之余,秉灯夜读已经成为他的习惯。40年里,他把许多山沟沟里的孩子送出了大山,成了集团总裁、行政领导、学校校长。

“我没想过这条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肖佑萍说。

她用青春回馈滋养她的大山

蒋建秋,女,42岁,中共党员,渌口区古岳峰镇小学教师。2019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从古岳峰出去的蒋建秋又回到了古岳峰。今年42岁的蒋建秋除了念师范的3年,人生中的39年都是在古岳峰度过的。“我从小有一个教师梦。在古岳峰做的梦,就在古岳峰把这个梦实现。”蒋建秋说。

《诗经》中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约世人都如此,多能善始,鲜可善终。蒋建秋不一样,她保有初心,也能素履而往。

1998年,登上讲台刚一年的蒋建秋被推荐参加县里的教学比赛,上的是一堂思想品德课。在除了教科书没有任何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她用水彩笔把教材中的插图一幅一幅画在四开的画纸上,一边讲着故事,一边粘在黑板上,用最笨拙的办法吸引学生,居然获得了一等奖。从此以后,原本教数学的她与品德学科结下了不解情缘。

2003年,面对改革的新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蒋建秋认真钻研,挖掘教材的教学空间,对新课程的教学有了新发现、新突破。这一年,她在株洲市小学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中,执教一年级《我长大了》一课,将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获得全场一致好评。次年,在县里的新教材课堂教学大赛中,她再一次获得一等奖。

为了让自己更快成长,蒋建秋利用寒暑假系统地整理好每个学期的教案、课件、教学经验,上网听其他老师的优课。还自己花钱从网上购买音乐制作、视频制作软件和教程,边学边练习怎样录视频、如何剪辑音乐,还记下了一本又一本学习笔记。

自此,她便迈入了品德学科教与研之途。2011年,她代表株洲县参加株洲地区“第七届小学德育课程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获市级二等奖;2016年录像课被评为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优”;2010年、2012年、2014年分别被认定为株洲县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义务教育阶段品德科“骨干教师”;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还有近十个微课作品和教学案例获得市一二等奖。因为在小学品德科的突出表现,2010年她应邀参加了《争当“四好少年”活动手册》二年级教材的编写工作;2012年参加《国防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材的编写工作;2016年参加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工作。同年,她还获得了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个乡村小学教师参与部编教材的编写,放眼全国大概也屈指可数了。当人们竖起大拇指称她为“专家”的时候,蒋建秋对于这个称谓全然置身事外,照例每天备课上课,做着那个普普通通的品德学科老师。

从教23年以来,蒋建秋还带出了许多“高徒”,古岳峰周边学校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大多都是她的徒弟。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设计批阅、教学后记的撰写,她都一一加以指导,经常推门听新老师的课,一起探讨课堂教学的得失。也会邀他们走进自己的课堂,给老师们上示范课。文哲和吉甜两位老师就是蒋建秋的两名“高徒”。她们分别获得了2018年和2019年株洲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乡村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善教书,还需会育人。蒋建秋班上有个小女孩,爸爸股骨骨折,爷爷长年生病,妈妈照顾一家子的生活起居,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一时间,孩子上课精神不集中,成绩直线下降。蒋建秋便多次去到她家里,和家长一起打消孩子的顾虑,无数次找她谈心,解决她的心理问题,还帮她申请了贫困救助。又单独给她补课,家庭作业不会的,就通过电话给她讲解。慢慢的,笑容又重新回到小女孩脸上,她后来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一次,蒋建秋了解到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女孩被陌生男子骚扰,她马上联系了家长,说明情况后要求家长关注附近的陌生人,并每天到马路边接送孩子。接下来,她分几次给全校女生上了一节教材中没有的防性侵害教育课《向坏叔叔说不》,还给三四五年级的女生上了青春期教育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她发现网上这类资源很少,于是做了一节微课《我的“小秘密”》,并发布到了网上,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受益。

2019年,蒋建秋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蒋建秋说:“我还要继续努力,孩子们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他用“发现教学法”培养乡村孩子的创造力

阳相舒,56岁,中共党员,攸县黄丰桥镇兰村中心小学校长。2020年株洲市乡村教育奉献奖。

在乡村的讲台站了35年阳相舒从来没有放弃对教育教学的探索。他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素质专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数十门学问,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各项教学基本功训练和远程学习、教育教学培训也是从不落下。“教师这个职业真是非常神圣的,需要用一辈子来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辜负它。”阳相舒说。

阳相舒从当老师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求自己有扎实、厚重的业务功底,准确的知识结构,较为先进的教育思想。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细致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求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这些都得利于他不断的学习和刻苦的训练。

近些年他又从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中窥得了门径,探索出一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智能,进一步开发他们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课堂实验教学,并在他所在的攸县黄丰桥镇兰村中心小学推广开来。阳相舒认为,乡村的孩子更需要培养创造力。

阳相舒的实验教学着眼于学生主体,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去发现事物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他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从中有所发现。

六年级数学有一个单元内容为“圆柱、圆锥和球”,教材中只有圆锥体积公式,而没有表面积公式。在这天的数学课上,阳相舒启发道:“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的课本上少了一些内容呢?”同学们经过一番议论之后,很快就发现少了表面积公式。阳相舒进而一步步引导学生一起推导圆锥的表面积公式。有学生提出先求圆锥的侧面积,又有同学认为可以用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以后求它的面积。“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以后会是什么图形呢?”阳相舒又抛出问题。这下可热闹了,有的同学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有的则开始制作起圆锥模型来。5分钟以后,同学们都找到了答案,要求圆锥的表面积只要求出扇形的面积就可以了。

阳相舒继而抛出了下一个问题:“难道每次计算圆锥的侧面积时,都需要把圆锥从侧面展开,去计算扇形的面积吗?”在他一步步的启发下,大家离答案越来越近,没过多久都陆续找到了答案,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了。为了巩固大家的“发现”成果,阳相舒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同学们,我手里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圆锥模型,下面我们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一次比赛,要求大家不许拆开圆锥模型,利用手头的测量工具,求出它的侧面积。一个同学负责测量和记录,另一个同学负责计算,看哪组做得最快、最准!优胜者可以得到小奖品哦。”

在改革教学的同时,阳相舒不断总结经验,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结合实验教学情况,撰写了教学总结和教学笔记达3万多字,执教研讨课7节,然后又反馈指导自已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教研教改,并将教改经验推广到了全镇各小学。

德育工作也是兰村中心小学的一大特色。在阳相舒带领下,学校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班主任星级评价方案》《教师量化考评细则》、《兰村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他们狠抓落实,每天检查登记,每周小结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的同时,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常规、教学实绩、工作纪律等纳入综合管理之中。在阳相舒的带领下,兰村中心小学连续几年被评镇“先进学校”和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镇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也在兰村举行。

35年前,阳相舒就有一个初衷,决心把自已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才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至今,我仍旧无悔于这个选择。”(通讯员 王亚)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