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2-09-02 来源: 作者:曾国和 编辑:金刀
2021年9月1日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双减”一年来,其效果如何?对此,笔者做了一个简要的调研。
—— “学生期末考试没什么变化,还是原来的套路,题目类型、难易程度与以前没多大变化。”一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这样说。
—— “孩子回家没事干,没有家庭作业,每天晚上看看电视,偷偷摸摸耍耍手机,或者和同伴打打闹闹,真担心他以后跟不上班。”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言谈之中甚是忧虑。
—— “可能因为是‘双减’之后的首次中考,今年的中考命题还是重选拔,没有达到绝大部分学生都合格的目标。”一位九年级班主任如此说。
…………
“双减”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及家长的负担,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双减”实施以来,学生作业及参加校外培训的“量”减了,但需要增加的“质”却差强人意,甚至出现了“双减”前考试成绩好些,“双减”后考试成绩滑坡、学习自觉性降低的现象,一些家长由此产生了新的焦虑。
诚然,“双减”才实施一年,很多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思想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工作方式方法还停留在“一慢二看”阶段,有的地方甚至以做资料、填表格来应付上级督查,实际上干的还是老一套。所以,要想“双减”这一利国惠民的重大战略布局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则需要各领域、各战线协同作战,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 教育领域要发挥“双减”改革主阵地作用
科学编写教材。学校课程中,“教材”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教材决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要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切合“双减”改革,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不搞花里胡哨,不搞繁难生僻,坚决杜绝“毒教材”。
推进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是“双减”改革的主战场,教师要摈弃“满堂灌”“打时间帐”的陈旧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能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构建同伴互助、小组共学、师生互动的活力课堂。
精心设计作业。改变“搞题海战术”“炒豆子”等拼命刷题的不负责任的老套路,通过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和选择作业的机会,达到“量少质高”的目的。
坚持学考一致。考试命题对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对学生平时的质量检测、期末考试,以及中考,要做到学什么考什么,特别是中考,一定要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新时代特征、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入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考查各学科综合学习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中的效果,引导学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抓实课后服务和课外活动。学校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和机械重复练习,更不能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有偿补课。在课后服务和课外活动时间,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师生一道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升华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爱集体、爱学习、爱交流、爱动脑、爱运动的兴趣。
规范校外培训。校外培训机构除了按有关政策规范操作外,还应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人际交流、文明礼仪、安全防范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改进评价方式。要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师生的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对师生的评价要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纵向发展评价与横向对比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多维度多标准评价师生。
提升教师素养。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紧跟“双减”步伐,自觉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克服消极、“躺平”的工作态度,坚决杜绝各种有损教师形象的思想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党为国培养人才的担当精神。其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知识更新和教法创新,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和教学创新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反思,从教育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反思,做到“日日自省无歇时”,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要通过专家引领、考察学习、教学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师徒结对等方式为提升教师素养搭建平台。第四,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双减”背景下,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课后辅导等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让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无缝接轨。
二、 社会各界要全力协同推进
全力为学校减负释压。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千方百计为学校减负松绑,让学校不再为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各种问责式督查以及担心突发意外事故而烦恼,让教师不再忙于填报各种表册、保留各种“痕迹”,因担心学生出事而烦忧,从而放下包袱,专心教学、潜心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切实为学校保驾护航,减少学校的非教学任务,(如把本该由老百姓做的事当作任务分配到学校,由教师督促家长,甚至代替家长完成),减少各部门、各领域对学校的检查,让教师安心教学。
2. 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1年10月颁布),强化家庭教育责任,让家庭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特别是为学校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提供有力帮助,配合学校进行“五项”(即手机、睡眠、课外读物、作业、体质健康)管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交流、健身、劳动习惯。
3. 淡化“痕迹管理”,坚决杜绝“开几个会、喊几句口号、发几个文件、做几个方案、挂几条横幅、拍几张照片、传几张截图、报几个数据、填几份表册、写几个总结”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坚决反对以“会议、文件、文字、图片”等形式“压实”责任和“推卸”责任。大力提倡“微服私访”“轻车简从”等“四不两直”的督查形式,发现“先进典型、优秀人物、优秀经验”及时推介,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减少先通知、后督查,减少“不管环境条件、不管单位大小”一个方案评到底的做法。
4. 弘扬教育正能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应当是最值得尊重的,尽管关于教师的负面报道不少,但绝大部分教师是履职尽责的,不能一棍子打死。同时,教育需要阳光和雨露,那种“以小见大”的负面指责只能扼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弘扬教育正能量。只有教师职业让人羡慕、令人敬重,只有教师工作能切实得到重视,只有教师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激起其教书育人热情,才能心无旁骛地倾情奉献,才能千方百计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全力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教师,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作用,建立村(社区)德育工作者队伍,结合“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引导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课余和节假日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充分发挥即将退休的教育干部的作用,组建社会德育工作指导小组,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并进行有效评价。 各个学校按课程安排,全面开展主题德育、学科与德育融合、德育社会实践等活动。 结合乡村振兴,以村级活动中心为活动场地,建立家长学校(类似于以前的农民夜校),由镇村(社区)牵头,教育部门积极配合,以专家讲座、互动交流、亲子活动、屋场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成年监护人进行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法纪教育等,强化家长(监护人)的教育责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全力推动评价改革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评价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对“改革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用人评价”提出了重点任务,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的具体职责,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3月,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教基〔2021〕3号),对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从“总体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评价结果运用、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等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既全面,又具体,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给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理论依据,也为“双减”改革清除了思想认识和实践探索上的疑虑和障碍,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运用这些“尚方宝剑”,各领域必须全面协同、各尽所能、各尽其责(决不能让“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只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勇于担当,切实执行“双减”政策,全力推动“双减”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推进新时代教育科学发展、长远发展。(本网评论员 曾国和)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