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1-07-27 来源: 作者:宋文志 编辑:金刀
随着学校陆续放暑假,孩子们开启了盼望已久的假期。暑假是青少年在学生阶段的重要成长时期,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是家长们的心愿。让暑假充实而有意义,不是将暑假变成“第三学期”,让孩子整日穿梭于各种培训班忙于学习;也不是任由孩子待在家里,在网络世界虚度光阴,而是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到广阔而真实的社会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多读“无字之书”是我国学者求学的优良传统。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读“无字之书”的重要作用。司马迁“游学博闻”之语,刘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话,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无不以说明社会实践的意义。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就认识到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的重要性。他在《讲堂录》中说:“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基于这种认识,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同学以“游学”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徒步行程900多里,游历了长沙、宁乡等5县,广泛接触了湖南农村社会各阶层群众,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为日后的革命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读“无字之书”是当今学子获取真知的迫切需要。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课内学习是学习,课外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理论知识要转化为实际能力,离不开躬身实践。然而,今天的学生,在学校时整日生活在书山题海之中,一放假又往往生活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虽然通过书本学习了不少理论,却对真实的世界缺乏基本的了解,更谈不上深入的认识,这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与行的分离。所以,当今的学子尤其需要多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以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
多读“无字之书”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学子:“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为中小学生参加研学等社会实际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纳入教育法,为学生多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提供了法律遵循,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执行。
读“无字之书”的方式多种多样,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等情况进行选择。既可以让孩子参加学校或教育机构组织的“研学”“游学”“三下乡”等社会实际活动,也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志愿服务,还可以带孩子进行一次或远或近的旅游。总之,家长应多鼓励、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理,体验生活、适应社会,增长本领、磨炼意志,做一名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的新时代学子。(本网评论员 宋文志 )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