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8-09-10 来源: 作者:曹灿辉 编辑:金刀
“中了抖音的毒”,是最近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殊不知,正值暑期,不少孩子也“中毒颇深”,让家长手足无措。近日,武汉多名家长读者反映,自家孩子沉迷“抖音”,他们或是模仿短视频里的夸张动作;或是浓妆艳抹扭来扭去;或是加数十个广告群、兼职群等,每天乐此不疲地跟各种人互动,甚至还做起了“生意”;或是为了涨粉无所不用其极。(8月23日《北京晨报》)
资料显示,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在其用户群体中,85%的“抖友”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一些“00后”已经成了抖音的“重度围观者”。杭州一位三年级班主任在班里问卷调查发现,全班34人,有21人看过抖音,其中有4人还上传过自己的短视频,班上一位女生成了“美妆博主”,展示如何使用口红。济南有人做过类似调查,一个班级37名小学生,有21人看过抖音短视频,也有人录制过短视频。
孩子“抖瘾”危害不小。会影响孩子视力,吞噬孩子学习生活时间;也会让孩子们失去学习专注力;还会让孩子过早接触成人式社交,由于孩子对新事物没有足够判断力,一些造谣生事类话题和浮躁网红偶像视频会给他们造成误导,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通过模仿练习和录制发布视频来吸粉,获赞或红包打赏,这些“奖赏”信号会激活孩子大脑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渴望、依赖,进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更会让孩子失去接触优秀文化、经典书籍的机会,甚至会使其逐渐失去深度思考能力,形成歪曲价值观。
孩子“抖瘾”的出现,除了抖音面向大众,入口简单,有娱乐性和贴近性,社会上存在浮躁心态,多元价值观传播、新媒体技术普及,专业公司包装营销等外,更是家长与孩子交流不够,平台监管不力所致。
抖音向我们构建了更加多元的世界,其正向作用应该欢迎。特别是抖音属于互联网产物,孩子对新生事物有着很强了解欲望,这是他们的权利。不过,其内容成人性,的确不适合孩子使用。祛除孩子“抖瘾”,非常必要。
家长沟通陪伴是祛除孩子“抖瘾”最好“解药”。家长要多和孩子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沟通交流,给孩子祛除“抖瘾”提建议而非直接干涉批评,帮助孩子提高社会交往技巧,在现实世界里寻找自尊和自信;家长也要多陪伴孩子,使其认识到“抖瘾”危害,让其知行合一,加强自律;家长更应起好示范作用,自己也不沉陷“抖瘾”。当然,学校也要对学生加强教育与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抖瘾”“免疫力”。
祛除孩子“抖瘾”,也要强化平台监管。抖音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软件内设立未成年人专区,利用平台优势关照未成年人,同时,在用户注册时设置年龄门槛,或对未成年人账号实行限制,如一天不超过一个小时等,否则强制下线;抖音对视频创作要加强把关,相应抬高视频创作门槛,对于恶搞、恶俗视频,不予通过;有关抖音平台监管部门对短视频APP加强监管,严格设置准入门槛,细化内容审核标准,净化网络环境,不让涉及暴力、色情等违法违规视频上线。(本网评论员 曹灿辉)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