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8-08-24 来源: 作者:梅磊 编辑:金刀
提起家访,就不由自主想起11年教学一线工作经历中“走村入户”劝学、访学的点滴,心中倍感温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沟通逐渐被微信、QQ和手机等通讯工具所取代,但我觉得,家访让教育服务离家长更近,它的意义和作用绝对不能淡化。
家访了解情况更全面。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微信、QQ、电话沟通固然便捷,但得来的信息不免片面、肤浅。走村入户虽然辛苦,但了解的情况更加直观、丰富。教师不但可以近距离地从交通方式、居住环境、室内摆设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更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教育经历和文化氛围等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既可将学生在校表现向家长通报,也能得到其家庭表现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也可验证教师的“教”。
家访研判问题更直接。“当面锣、对面鼓”式的家访让家校沟通更加顺畅,在电话和微信中不便说、不好说或说不好的都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学生退步了,到底是学生个人原因还是其他因素影响?学生成长了,教师和家长应该怎么总结经验、继续推进?经过面对面的“望、闻、问、切”等会诊流程后,家长和教师也可对学生今后的培育方向、方式做出更合理的调整。
家访凝聚合力更有效。家访将教师和家长的“双边协商”变成了家长、学生和教师的“三方会谈”。这种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沟通,避免了对孩子简单粗暴的“缺席审判”,能够更好地让孩子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通过教师家访,家长也可更好地了解教师工作作风的转变、学校教育工作的思路。双方的深入接触和交流有利地增进家校了解,促进家校沟通,将双方的关注、关切、关心凝聚到一起,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画出最美的“教育同心圆”。
家访的作用已无庸讳言。教育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好家访这一传统载体,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何尝不是教师们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党和政府倡导的“一线工作法”呢?(本网评论员 梅磊)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