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8-07-25 来源: 作者:黄彦文 编辑:早尔
又一个教师倒在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媒体上的文字一波又一波袭来,我内心无法平静,万语千言无从下手,恨自己笔拙。前有石门九位教师为一名生病的学生送教让我内心波未平,而今又在世间最繁华的三月里送别我们挚爱的益阳战友。
“备课电脑还开着,右手保持着握笔姿势……他的生命定格在56岁”,这是胡进文老师扎根教坛37年,最后留给世人足以泪崩的的画面。天妒英才!56岁的胡进文老师盛年而殁,留给家人的是永无归期的等待,留给同事和学生的是永无休止的思念,留给51万湖湘教育人的是无以言表的感动,留给我们教坛后辈的是不尽的思索与探求。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最美年华,失去的是生命,留下的却是一颗人民教师的赤子之心,一份令人永远无法忘却的崇高记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从胡老师身上,我再次被崇高的自我雕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折服。作为一名中师毕业生,学历可谓不高,在如今很多人看来甚至是学识上的“先天不足”,却先后获得“湖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等,又获评处于教师队伍“金字塔”尖的正高级教师,从师德品格到专业教学,受到全面肯定,谈何容易!对家里桌上、地上、床上堆积成山的书,他仅用朴实的话语来轻描淡写:“农民种田要用锄头,书就是我的锄头。”
我从教学一线转到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中发现有的老师对备课写教案提出异议,认为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有的人认为自己教书多年,对教材了如指掌,上课可以信手拈来;有的人会杜撰某某名师的话来举证备课是多余的事;更有甚者公然无教案上课,还理直气壮。胡进文老师的同事曹爱军说,“胡老师说备一堂课要3天,我不信,看到备课本,我信了。”“胡进文的教学笔记多达60万字,一丝不苟,漂亮得像印刷品”(见《光明日报》2018年7月15日头版头条《求证崇高》),有榜样如此,那些师德缺失的人,情何以堪?
从胡老师的身上,我能寻觅到这位赤子,秉承中国千年文化蕴籍的自律与宽容,从平凡一路追寻崇高的脚步。学生夏蓉从他身上习得比知识更宝贵的是人生经验,认识到“抱怨是表现,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可见勇敢地面对生活,是刻入他骨子里的刚硬。从乡镇中学到县属中学,从益阳师范学校到益阳市一中,长年下岗的妻子、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高累的债台并没有打垮他。他仍然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践行自己的人生态度,给学生以身教,以人格引领他们进步。
面对生活的艰苦磨砺,他却能转身温柔的对待同事和学生,仿造饭票即将被开除的调皮孩子、新来的单身小伙、闹别扭的同事夫妻、吵架的学生母女、搭伙工作的年轻女孩、因贫失学的学生……无论是30多年前的旧事,还是现在进行时,“胡嗲就是那个风雨同行的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各不同。”同样,崇高的人都是相似的,平庸的人却各各不同。这个舍身忘我的人背后,一直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从第一次约会开始的“等”,一直到30多年后再也“等”不回来,胡进文老师的妻子张跃辉同样有纯粹的情怀。
她不是教育人,只是一个下岗女工。她无法从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充实感,无法从教书育人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无法在教师职业中获得荣誉与尊重。丈夫给予她的,是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儿子生病,债台高筑,却一次又一次往外“倒贴”,一次又次把高薪兼职机会放弃。然而,没有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家属,没有安定和温暖的家庭支持,绝不会有我们教育者艰难而坚定的崇高求证之路,世界只会又多了一个平庸的人。
作为湖湘教育人,我想,我只能不断向他们,学习用崇高驱逐平庸!(本网评论员 黄彦文)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