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微型音诗 和专家一道品味肖邦的前奏曲

时间:18-05-23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刘梦 吴柯瑶 朱友程    编辑:章仙踪

    

笔者5月20日有幸参加了湖南爱乐协会、湖南大剧院主办的公益活动,跟着国家一级作曲家刘建辉教授的演讲,一起品味了“浪漫主义音乐格言——肖邦钢琴前奏曲集”讲座。

00

摄影/翟江南

刘建辉讲述了肖邦的生平,介绍了前奏曲是什么(前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17世纪时出版商在出版乐谱以前会印发前奏曲作为广告)。肖邦的“24首前奏曲”的妙处在于情调丰富,艺术形象鲜明、突出,形式特别完美,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来说,都是自成一体的,创作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其乐思的简练与深刻,使人们有理由把它们称作“浪漫主义的音乐格言”,且大部分技术性很强,也是小品练习曲。

和肖邦的练习曲一样,肖邦在每一首前奏曲中只创造一个单一的艺术形象,没有对比形象。每一首在曲式及特性上有着极大的不同,都是才气横溢的小品。

它们都是独立的思绪,探索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微型音诗。这组前奏曲包含了一些最受人喜爱的作品,如第15首《降D大调“雨滴”》。第20首《c小调》曾激发拉赫玛尼洛夫和布索尼分别创作了一组变奏曲前奏曲。而第16首《降b小调》虽然简短,却难到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地步。肖邦在稍迟几年所写的《#c小调》(作品45)与作品28的一些前奏曲有所不同,它不是简练的格言,而是篇幅十分长大的、抒情的、前奏曲化的即兴曲,它有着非常精致、美妙的和声与优美的钢琴织体。

第4首《e小调》表现“叹息与抗争”。右手声部是以悠长的旋律为特征,在叹息和呻吟间穿插着挣扎与抗议。其中,叹息与呻吟的旋律均以小2度、大2度及小3度进行为主,而挣扎与抗议的旋律则以小6度、小7度及纯8度为主,一静一动,极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及痛苦。左手则以单调的、不慌不忙的、均匀的伴奏和弦,造成了凄凉的、阴暗的、呆然若失的效果。和声的进行则是个别声部中的下行半音的“线性进行”来完成的,旋律先下后上形成。

第6首《b小调》像“雨中的大提琴”。与《e小调》一样,在肖邦的第28号作品中均占有特殊地位,他们都像一种“小小的悲剧”。但《b小调》更明朗一些,它的主旋律部分放在了左手的低音,音域跨两个8度,其流动性、旋律性与《e小调》截然不同,仿佛是“大提琴”演奏的悲歌。而上声部的右手部分,则是均匀的、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全曲只有倒数第2小节的第2拍才停了一拍。但肖邦的第6首《b小调》一直有个特点误导着人们,那就是第3小节是还原e而不是降e,许多人都用降e来宣传此音乐。

第20首《c小调》通常被称作《葬礼进行曲》。全曲基本上是由4分音符的柱式和弦构成,仿佛人们沉重而艰难的步履,为了避免单调穿插了附点音符节奏,它的确像在庄严、悲伤的众赞歌声中行进的送葬行列:缓慢的速度(每分钟60拍),4分音符的节奏,从很强到很弱的力度,仿佛送葬的队伍缓慢而艰难地前行,直到渐渐地消失.....

第15首《降D大调“雨滴”》最流行。由于在整首乐曲当中,降a音与等音#g音几乎贯穿全曲,仿佛是对有节奏的雨滴声的音乐描绘。A段是纯净、明亮、宁静、清新的,如赞美诗般的,优美如画的。中间部分是非常奇特的段落,它把人们引入一种神秘的境界:仿佛一列人群在庄严而阴郁的众赞歌声中缓步前行。再现部分比较简练,只再现了一个乐句,而尾声则比较完整,在“雨滴”声停止两小节之后,“雨滴” 声以很弱的力度(pp)再次出现,并持续渐弱到最后的结束和弦,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主讲教授从乐理知识到历史史实,从讲解到亲自示范,都为本次讲座增添风采。

音乐的表现是多重性的,音乐审美也是没有绝对性的,教授本次讲座正是为不同层次的爱乐者们解惑,听到音乐会感到愉悦或者悲伤,这是浅层次的审美;中级审美,则是要了解音乐的层次感和表演音乐的技术;若是高级审美,则需从情感、社会、历史、文化深层再作剖析。

在刘教授的讲座引导下,我们受众有了一些基本概念,便可一步步进入音乐的神圣殿堂!(刘梦 吴柯瑶 朱友程)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