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让留守孩子不再留守,需多方发力

时间:18-03-23    来源:   作者:黄启龙    编辑:金刀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校长王怀军,把去年该县民政、妇联联合开展的针对留守儿童的入户调查结果带到了两会上。调查中的一些数据让人心潮难平:该县共有留守儿童55858人,抽样200个家庭,双亲外出打工的占84%,留守小学生占53%,8%的留守儿童生活靠自己照顾,28%的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不稳定,52%的留守儿童没有幸福感,仅有6%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未因父母外出打工受到影响,70%的孩子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91.6%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性格、品德、习惯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月21日《中国教育报》)

这些调查数据确实令人震惊,但要让留守孩子不再留守,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多方发力。

家庭要发力。留守孩子之所以在性格、品德、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就是因为缺失了父母的爱。留守孩子有的是祖辈抚养,有的是托人抚养,在孩子心目中,他是多余的,是父母“遗弃”的,因此,酗酒、打架、早恋、离家出走等事件时有发生。尽管祖辈给予“特别的爱”,但大多是溺爱,认为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爱,自己要把孩子缺失的那份爱补回来,因此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把他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花花公子”或“娇娇小姐”。这是走入了爱的误区。父母的爱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因此,让留守孩子不再留守,家庭不能缺爱。父母应常回家看看孩子或打电话问候,有条件的,孩子假期时接孩子去自己打工的城市团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学习、生活情况,让其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爱并没有缺失。

学校要发力。学校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如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开办留守孩子爱心辅导班、亲情聊天室或组建留守孩子园地等,让留守孩子的情感不再“饥饿”;建立师生之间“一帮一”或“一帮多”关爱机制,让教师走进留守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既像“严父”更像“慈母”。

政府要发力。如政府可以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开办一些企业,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工,让留守孩子不再留守。(本网评论员  黄启龙)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