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7-03-29 来源: 作者:刘运喜 编辑:金刀
“网上说孩子用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错误的,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北京市海淀区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老胡气愤地说。
近日,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老胡所在的家长群一下热闹了起来。(3月21日《中国青年报》)
近日,网上关于“假课文”的讨论很多很热,几乎是一边倒地对“假课文”口诛笔伐,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批评,沦为批判。笔者看不下去了,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几句。
诚然,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对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三观”教育最重要的科目。语文的每一次改版修订,课文的增删、调整、更换、替代,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引来热烈的讨论甚至质疑、批评,本属正常,无需大惊小怪。
但是,我们有必要过分纠结于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吗?姑且不问这些所谓的“假课文”到底假不假,即使是假的,又有何不可呢?语文教材怎么就不能有“假课文”?因为,语文教材毕竟不同于新闻、历史,它只是一种教育工具,一个教学的蓝本,只是师生课堂互动的载体。既然它不是新闻,也不是历史,就没有必要强调一定要真实,一定要符合历史真面目。关键是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本身是否是正能量,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教育意义,是否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价值观,能否给孩子们做人做事、为人处世的启迪。
而且,事实上,作为语文教材,不可能每一篇课文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从人们的亲身经历来。比如,语文教材中一定数量的古代神话、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比如小说家的小说等作品,这些都不可能是真的。就拿小说来说,虽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高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类形象的典型塑造,是众生相,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小说人物形象只存在于小说家的笔下,存在于小说家的构思,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
当然话又说回来。语文教材作为国家母语教学的范本,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具,作为公民道思想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能用最真实的故事、最朴实的道理、最平实的语言最好,最能打动人,最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最具有说服力。即使是“假课文”,也必须展现“真道理”,不能明显违背人们的生活常识,不能愚弄大众的智商,不能误导孩子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本网评论员 刘运喜)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