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让更多农村孩子有机会进入重点高校

时间:17-03-14    来源:   作者:莫有兵    编辑:金刀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寒门难出贵子”的苗头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痛点。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让更多孩子成就各自出彩的人生,这正是教育公平的魅力所在。(3月7日《文萃报》)

平心而论,农村孩子难上好大学,有其现实根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的现实鸿沟,阻隔着这一难题的破解。当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向城市集中之际,在高校主要按分择优录取的基本制度下,来自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考不出更高的分数,上不了更好的大学,也是客观现状。高校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后,重视“特长”与“素质”的选拔方式,也对农村孩子不利。这种条件和机会的不平等逐渐成为高校生源比例失调、农村落后的根源所在。因此,给予农村学生平等的竞争机会才是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

教育家说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伟大的工具。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既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课题。然而,用好教育公平这个“伟大工具”,并非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行,还必须有脚踏实地的科学设计。

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忽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事实上,哪怕农村学生进入知名大学的比例只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于参加高考的数百万农村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多了数千个进入中国知名大学的机会,殊为不易。尤其要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位居世界第一,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比,优质资源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必须直面社会现实,通过顶层设计逐步改变、稳步推进。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有些大学正在采取一些措施,照顾边远落后农村地区考生,提高录取比例,并从经济上加以资助,这是很好的现象,应当加以鼓励和推广。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在美国有专门的法律,被称为反向歧视法。根据该法律,对黑人等弱势群体在招生、申请奖学金、就业等方面加以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我们也可以参考这个做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考生,甚至规定农村学生的最低比例。

当然,要解决农村孩子上好大学难的问题,还需从源头着力。在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同时,应当正视农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和尴尬局面,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逐步改变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尽量避免他们在“升学大战”中过早出局。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

为更多怀揣梦想的农村孩子点燃希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才能越来越近。(本网评论员 莫有兵)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