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鞍山市教育部门对中小学作业立“规矩”,不仅要求中小学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而且内容设计上要有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尽量做到少而精。教师所留的作业,自己必须先做,以做好时间预算,同时要杜绝惩罚性、随意性和机械重复的作业。鞍山市还为中小学作业设置了时间量化门槛,其中包括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对中等水平学生而言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5小时、2小时以内等等。鞍山市教育部门还建议老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作业分为基础型、拔高型、拓展型等,做到作业的“私人订制”,目前已有小学开始试行。此外,鞍山市还提倡作业的多样性,既要有巩固性的书面作业,也要有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将读、写、算与画、唱、操作、实验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众所周知,作业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是为教学服务的。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在笔者看来,中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适可而止,这是因为:
教师布置作业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温故而知新”的作业来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因为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布置作业就是让孩子树立一种责任感,让孩子像大人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安排好。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园,正是培养习惯的时候,对他们而言,作业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受用终生。比如针对很多孩子存在的磨磨蹭蹭、拖沓的毛病,家长对孩子应主动限时,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30分钟逐渐缩减到25分钟、20分钟,久而久之,时间观念也就养成了。时间观念一旦形成,将来在做任何事时,他们一般也会懂得如何分配时间。另外,如果布置合适的课外实践性作业还可以发散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由此可知,在中小学教师看来,给学生布置作业已经成为一门艺术,作业过多,学生消化不了,家长觉得孩子压力大、没时间,影响身心健康,饱受诟病;作业过少,达不到学习目的,教学进度跟不上,家长担心孩子成绩下降;难度大了,后进生做不了;简单了,优等生觉得太容易。俗话说,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学生作业也是如此,应该尽量做到适可而止,在精而不在多。因此,对于作业的要求,笔者建议,时间上要适时,不能过量;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不能简单划一,在内容上要分层次,不能一视同仁。只有充分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知识水平,分层次布置多元化的作业才是比较合适的。
首先,中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时间上要适时,不能过量。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花费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以分钟来计算,大概相当于学生的年级数乘以10,也就是说,一年级应该是10分钟,二年级应该是20分钟,依此类推。同时,老师基于明确的教学目的,自己应该先把要布置的作业做一遍,测试时间、体验难度,再根据班级孩子的情况,基本就知道该布置多少了。当然,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赞成教育部提出的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的要求,孩子6、7岁,正是渴望广泛学习知识的时候,作业多了,他们写字的速度又很慢,就会缺少学习课外知识的时间。在学校上课期间的反复巩固和练习,已经足够使孩子学习到了这个年龄段应该懂的知识。没必要加压加码。这样做,可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童真的笑容再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地留一些书面作业,因为这时知识积累的多些,需要巩固。但不要贪多,更不要揠苗助长。书面作业少了,孩子的时间多了,当然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家校的合力引导来完成。如把每天经历记成简短的日记、修身养性练书法、规定每天锻炼一小时、和父母一起旅游、学习跳舞、学习画画、学习洗自己衣服、做饭等等。孩子乐在所为,家长也不用劳累了一天还得盯孩子的家庭作业,甚至还要因为做作业而吵得面红耳赤。
其次,中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在内容上要分层次,不能一视同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通常会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此,向学生布置作业时,既要照顾差生使他们吃得消,又要照顾好生使他们吃得饱。小学生主要通过家庭作业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生则要通过家庭作业促进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强化。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园,正是培养习惯的时候,对他们而言,作业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习惯的养成。因此,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让孩子更多体验、感受;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教材练习,布置作业。对于必做的家庭作业,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补偿教育机会。家庭作业一定要有选做部分,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也就是说,教师布置作业需要多层次设计:教师先要明确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部分。再布置一些选作部分的,非必要掌握的拔高点的知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还有一些家庭作业,不需要孩子们去花太多的心思去掌握,可供孩子们闲余时间完成。甚至有时候,可以理解成一种观察,一个对话,或者是一次奇妙的出行。
再次,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不能简单划一。由于不同学生各方面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出发,研究布置更切学生实际,更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操作性、集体合作性和探索研究性作业。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常言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能力高。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所以,一份好的作业,是不需要家长和教师强调,学生都愿意主动完成的。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要设计得丰富新颖,趣味性强一点,或是实践性、探索性强一些,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寒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我们不妨多布置一些实践活动题,如民俗作业,为了让孩子真正认识传统春节,可以要求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以下实践作业之一:一是收集自己家、左邻右舍、军烈属等家庭的春联,并抄写下来,认真诵读,熟悉押韵、对仗等手法的运用,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二可以出一期春节手抄报,完成一项调查活动,内容包括春节的来历、民俗收集、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等,从中感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进步;三是感受春节礼仪,了解拜年、敬酒、礼让、敬老爱幼等礼仪,最好能编制出“礼仪集”;四是学会使用压岁钱,根据自己的需要拟定一个压岁钱使用的计划书。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的寒假过得快乐而有意义。
总之,给中小学生布置作业是一项十分严谨的行为,不仅关系到知识的提升,还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努力做到适可而止。要根据所教科目真正明确每一道作业的目的和作用,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留重复性作业和惩罚性作业。作业量应因人而异,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布置。多布置和设计一些思考类的作业,少布置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最好在布置作业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设计,以此吸引孩子学习兴趣。同时,不要再布置各类“奇葩”作业了。例如,对于假期已经布置了实践作业的学校,最好不要再布置书面作业了,如果这样感觉不合适坚持要做书面作业的话,一方面书面作业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这是因为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紧张学习,都想在假期里轻松一下,如果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不仅不能让学生放松,还会影响学习兴趣。学生会为完成任务而乱做,作业质量不高,也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假期作业要适量、有针对性,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内容、学期的重点内容、为下学期做铺垫的内容是假期作业的重点,其他的内容可以少些或忽略。严禁传统的书面抄写,加重学生负担。(本网评论员 谢建中)
责任编辑:金刀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