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 义务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都是彼此分开的两个独立的学段,小学老师在小学教书,初中老师在初中教书,由于分散办学,使初中与小学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多方面就有诸多差异,相对而言,小学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比初中更放得开,初中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较大,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分量相对重些,结果是小学虽然有特色,但学生小升初择校的压力仍然很大,使小学和初中出现了“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现象。这种现象将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的公平合理;不利于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课程改革的一体化;不利于有效缓解择校热、减少办学成本;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早在2001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等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该文件的出台,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近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是许多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热门趋势。例如,北京市六区有8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成都有195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20%以上。在小升初的时候,这些学校的学生原则上整体直升本校,大大缓解了学生小升初择校的压力。
所谓“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希望在本校升初中的学生也不用为上初中费尽心思;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年级通常被称为一年级、二年级……,一直到九年级。这样在学生年龄较小,适应能力较弱的时候的教育会有一个连贯性。因此,“九年一贯制”学校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是连贯,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相继完成小学至初中教育,其间不间断、不选拔;二是就近入学、取消招生考试,减少择校热。小升初直接升入本校初中,不必再受小升初折磨之苦;三是实行统一的学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
由此可知,“九年一贯制”要求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可以受到统一目标要求下的连续教育,一方面使小学阶段开展的素质教育成果得到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也顺利地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任务,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新课程标准更好地得到进一步落实,避免小学升初中不适应的各种弊端,从而有利于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何乐而不为?
然而,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办好“九年一贯制”学校还会面临着几大难题:一是学校规模对教师管理的影响。九年一贯制是学校规模扩大,学校年级跨度大,中小学教师融合后,管理难度更大,并且经济待遇、考核标准、人事编制等问题也对教师管理带来相当的难度。二是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由于跨度较大,既懂小学,又懂中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是使九年一贯制发挥优势的关键所在。三是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固定,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四是对课程改革的整合面临着许多困难。
笔者认为,即使困难再大,也要努力办好“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因为努力办好“九年一贯制”学校至少有以下三大好处:一是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了分散办学的不足,可以集中某个地区的办学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管理人员精简,教师所占的比例扩大,投入到教学一线过程中的资源和精力就会更多。三是缓解小升初压力。小升初不用考试、选拔,家长不用操心,孩子也没有升学压力。
也正是由于这些难题导致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无形中受到初中和小学不同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制约,使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在教学中存在“两张皮”现象。例如,目前还有一些“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存在难以真正“一贯”起来的难题,比如职称评聘问题,中学和小学教师薪酬不同,学生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要彻底解决“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的差别,在现实中一定要统一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标准,在职称评聘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这一道难题相信马上就会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8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已经做出决定,将原来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三级,突破了施行近30年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填好了表格,将原来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分别统一过渡到了“初、中、高”三级职称,从而解决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的差别,小学教师也能够享受中学教师甚至大学教师同样的职称评聘待遇,这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值得庆贺!这样一来,放开小学教师“高级”和“超高”限额,让素质高的小学教师也能教中学了。
其次,允许“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师绩效分配、作息时间、课时长短等方面有自主权,学校可以通过调整让中小学教师的各项待遇尽量保持一致。例如,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可以从政治表现、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学常规、劳动纪律、生活卫生;教改教研、业务能力、学生评价;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分别进行统一量化,在量化过程中,对中小学教师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合理”。所有的量化考核项目都要有规定的实施细则进行操作,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计算绩效工资、评优晋职、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
再次,在现有条件下,只能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充分整合,实现小学和初中教学体制、课程一体化。同时,在教学研究方面,要制定政策,鼓励中小学教师间相互流动。例如,想要让小学和初中的教材真正衔接起来,不仅要制定一套九年一贯制的各科整合教材,而且也要让教师团队真正流动起来。比如说,让两所同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进行同年级和同科间的互换教学,也可以让自己校内六年级与七年级的老师进行同科间的互换教学,彼此了解对方学校或自己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从而实行真正的“走班”教学。
还有,在学校组织结构方面,笔者完全赞同目前的济南舜文中学已做出的一些改革探索。首先是改“中小学分治”为“学部负责制”,将全校一至九年级分为四个学部:一二三学部、四五学部、六七学部、八九学部。每个学部设1名学部主任,由校长任命。每个年级再设1名年级组长,由学部主任推荐,校长任命。学部主任与本学部的年级组长一起构成学部委员会,四大学部各有自己的学部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学部的工作,是学部的领导班子,也是最高行政机构。同时,舜文中学一至九年级共设置六大学科组,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文综组、理综组、艺体组。各学科组由学科主任与本学科教研组长一起组成学科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学科的管理工作,是本学科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语文、数学、外语、艺术、体育等中小学都有的学科,可以从小学到中学进行九年一贯制的课程规划和课程整合;二是方便中小学教师一起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相互学习,树立中小一体的教学观;三是方便中小学之间教师流动。
最后,笔者希望在办学条件优越且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办好一所高质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从而带动全国各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飞速发展,使更多有特色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并让这些学校成为全国各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典范和楷模。
总之,当前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大的问题,首先是职称评聘问题,其次是中小学薪酬不一样。此外,还有中小学作息时间不一样,课时长短不一样,导致虽然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但不同的上下班时间;同一所学校的教师,课时费不一样。这都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九年一贯制”学校就一定能够办好!(本网评论员 谢建中)
责任编辑:金刀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