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6-11-27 来源: 作者:余民强 编辑:金刀
近日,绵阳当地网络疯传“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
成都商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真实情况系孩子家长在登记用药剂量时,误将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当记者给家长看了登记表后,一直认为是老师喂错药的父母表示,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但家长同时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
家长粗心写错喂药剂量,老师与送孙入园的奶奶核实剂量被告知有妈妈写有喂药剂量的纸条,在幼儿园登记用药剂量时也是按照妈妈写有喂药剂量的纸条操作,并有奶奶的签字。可是幼儿园老师按照规定操作,却因为妈妈写有喂药剂量的纸条误将剂量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这个幼儿园老师完全按照规程操作,给幼儿喂药却喂出一个“孩子药物中毒”的安全事故,真是无妄之灾。
“孩子药物中毒”的确令人心疼,也令幼儿园老师很无奈。这样的事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令人难过,但难过之后应该是深刻的反思。
首先是监护人反思。家长有过错,却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这是一种典型的推诿责任的做法。在这起根据家长交代的剂量给孩子喂药,最终导致孩子药物中毒的事件中,责任完全在家长。家长的责任在于剂量是家长写错,老师向孩子奶奶核实时拿出妈妈写的字条,老师严格执行了操作规程,并无任何过错。但家长却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这完全是胡搅蛮缠,推诿责任。幼儿园老师只是一个老师,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只照顾一个孩子的保姆,能够完全按照操作规程照顾幼儿,就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如果按照家长的说法,纸写笔载的服药剂量都要老师几次三番找家长复核,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电话内容岂不跟不能相信,如果老师根据与家长复核的电话内容操作,出了喂药事故,老师岂不成了家长不负责任的替罪羔羊,老师就是长着一百张口也百口莫辩。
这次喂药事故中的家长是近些年来学生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方家长的定式思维所致。现在的家长对学生的安全责任存在一种定式思维:只要事故发生在校园,就得学校、教师无条件负责。笔者曾遭遇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同学在篮球场打篮球,在三步上篮下落时左脚严重骨折,学生报告情况后,体育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篮球场进行紧急处置,送进医院治疗,随后通知该学生家长,可该学生家长在电话中却骂骂咧咧,说在学校骨折就应该学校负责,自己有事脱不开身,不能来,没办法,学校只好安排老师在医院照顾学生。请看,这位家长不是和喂药事故中的家长一样对自己的子女不负责任吗?出了安全事故不思如何治疗,却忙着追究责任,并且要将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学校。这怎么可以!
其次是学校、教师要反思。反思自己是否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反思有否为幼儿喂药的责任,同时教师要提高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遇到涉及医疗、安全之类的操作,除核对登记内容外,一定要与监护人取得联系,重新核对或请监护人到校操作,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此次事故之前,老师能电话核对一次的话,悲剧就可以避免,孩子就可以不遭这份罪。
一个家长对应一个孩子,尚且管不好孩子,或许会发生安全,可一个老师却对应至少23个学生,怎么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因此,家长要对学校、老师多一点宽容。这样说并不是为学校、老师推卸责任。安全无小事,学生进了校园,学校、老师要高度负起责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安全。(本网评论员 余民强)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