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学校生源日趋匮乏,教师福利待遇低,工作任务重,没有职业自豪感,幸福指数低。残酷的现实让乡村教育陷入困境:乡村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的乡村教师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尴尬局面。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待遇,但因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很大,不仅乡村优秀教师流失现象并未有大的改观,而且城市一些学校还不断抢“囤”优秀老师,使乡村学校更难招聘到优秀教师了。例如,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些学校,教师招聘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学校抢着“囤”老师,即学校在暂无岗位空缺的情况下,提前一年与自己中意的老师签约。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因为机制灵活,除了能提前“囤”老师,还纷纷开出高薪。一所明年9月才开学的民办学校,在招聘启示里透露的教师福利待遇就相当惊人——年薪达到了27万元。学校之所以先下手为强,是因为现在优秀老师难招,有教学经验的就更难了,所以干脆提前签下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自己好好培养一年后,再上岗。
笔者认为,城市学校抢“囤”教师的现象,不仅会让本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乡村教育雪上加霜,而且不能解决城市优秀教师难招的困境。这是因为一方面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农村教师收入提高,农村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学设施配备等硬件方面不断改善,农村教育的各种软环境建设也都有了质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在生活环境、教学设施、经济收入、成长空间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异,才让不少优秀教师感到“往城里跑值得”。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都必须通过教师本人千辛万苦的努力奋斗和千锤百炼的教育实践才能炼成的。因此,培养一个优秀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由于城乡教育的差别,城市的优秀教师都这么难招,农村的优秀教师就更难招了。
而要改变这一现状,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心甘情愿到农村去,同时让更多的优秀教师继续留在农村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就要进一步增强农村教育的“魅力”,让农村教师岗位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所以,乡村学校要想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不仅要留住他(她)们的“人”,更要留住他们的“心”。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要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农村中小学校也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用环境留人。
其次,继续努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工程,让农村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以享受一笔相对可观的人才津贴、乡镇津贴和教龄津贴,从而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用待遇留人。
再次要努力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紧、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从而减轻乡村教师的思想负担和工作压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使教师在学校有“家”的感觉,用情感留人。
还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发放国家荣誉证书,对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优秀教师发放奖金。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高级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多向乡村教师倾斜。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使广大乡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强烈的幸福感和荣誉感,用政策留人。
最后,为了让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各地政府应该建立城市新聘教师必须到乡村学校任教制度,时间不得短于2年。只有让城里教师有两年乡村教育经历,才能更好锻炼他们的意志,才能让他们在城里任教的时候,知道在城里教书有多幸福。推行这项制度的目的就是让即将在城里任教的老师有一次忆苦思甜的机会,用制度留人。(本网评论员 谢建中)
责任编辑:金刀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