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6-11-10 来源: 作者:余民强 编辑:金刀
穿木屐,着汉服,拜孔孟,跪先贤、办私塾、读经典……近年来,国学热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背景下持续升温,从高等学府到民间私塾,从大中学生到学前幼儿,普及之快、范围之广,引人关注。“国学”、“孔孟”、“论语”等热词遍地开花。
目前,国学热在神州大地持续升温,中小学校也加入了为国学热推波助澜的队伍,搜索“开学典礼”的新闻报道,“着汉服,拜孔孟,跪先贤、朱砂启智”的开学典礼充斥网络、媒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堂而皇之走进了中小学生书包、走进了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据笔者观察,国学热在中小学校的普及之路越走越窄,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学内容选择面越来越窄,主要集中在《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这些有许多封建糟粕的读物,二是追求形式主义、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不惜加重学生负担,穿木屐、着汉服,几十甚至几百上千学生聚集一起,齐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场面热闹、壮观。
国学热在中小学校的普及之路之所以越走越窄,一是因为国学教育没有完整纳入课程标准,国学教材开发滞后,国学教育内容选定完全由学校决定,在学校没有取得相应的地位,教学时间没有保证;二是学校和学生的国学教育带着某种功利目的,学校是为了应景或应付检查,学生是为了藉由国学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尤其是提高语文和写作方面的能力,把国学教育当作语文学习的一种补充,与其他学科性质的辅导班并无二致。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课程知识学习,却不重视日常行为教育,造成中小学生只重视成绩,不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致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滑坡,纪律涣散,文明礼貌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国学,弘扬传统道德,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中小学国学热持续升温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在肯定中小学国学热持续升温的同时,应该思考去除中小学国学热的虚火,让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必须将国学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到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传统文化、经典国学的传播。中小学国学热不仅仅只是读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而是应该将国学教育内化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学教育完善教师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和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把国学中包含着的仁爱、孝道、诚信的伦理道德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以及各种传统美德传递给学生,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发展方向,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中小学校的国学教育必须避免盲目跟风。中小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国学知识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结合,将“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变成生动活泼的知识和浅显易懂又易于实践的道理,而不能停留在“穿木屐,着汉服,拜孔孟,跪先贤”的形式上。
第三,中小学在国学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封建糟粕”。对于国学经典中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如孔孟思想中的“仁爱天下、舍生取义”、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仁义礼智信”的普世价值观要大力弘扬,而对于国学经典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封建糟粕,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要果断舍弃。(本网评论员 余民强)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6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