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6-11-07 来源: 作者:刘运喜 编辑:金刀
穿木屐,着汉服,拜孔孟,跪先贤、办私塾、读经典……近年来,国学热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背景下持续升温,从高等学府到民间私塾,从大中学生到学前幼儿,普及之快、范围之广,引人关注。“国学”、“孔孟”、“论语”等热词遍地开花。热潮的背后,却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极力推崇,认为国学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有坚决反对,认为如今的国学被金钱、功利弄得变了味,更多的人则对它不甚了解或者一知半解,不一而足。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学,即国家之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诸子思想学说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学术体系,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相对于欧美的“西学”,国学即“中学”,“中国之学”;相对于现代的“新学”,“国学”即为“旧学”,“古代之学”。
当今所谓“国学热”之“国学”,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学说,“旧学”,亦称为“汉学”。文化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文化发展不能没有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就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国学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呈现。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国学热”持续升温,“国学”、“孔孟”、“论语”等热词遍地开花,国学重新为人们所重视和推崇,应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值得高兴,应当点赞。它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精髓,有利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但是,我们也看到,当今“国学热”的背后大多隐藏着各种商业的目的,商业味、铜臭味太浓,国学教育、国学普及过于功利化,实际上是打着国学的幌子,做着发财的美梦。在商人的眼中,国学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和手段,被异化了,被利用了,完全背离了国学的根本,抛掉了国学的精神,并不真正有利于弘扬国学、复兴国学。在“国学热”持续升温的表象下,潜伏着国学被异化、被歪曲、被肢解的危机。
因此,对于当今的“国学热”,笔者认为,政府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主动介入,加强管理和指导,严格规范,强化监管,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本网评论员 刘运喜)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6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