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6-10-26 来源: 作者:余民强 编辑:金刀
10月8日,江西赣州一名15岁少年留下遗书离家出走,在水库边选择自杀。10月9日当救援队找到他时,他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少年在写给他爸爸妈妈的遗书中称“老爸老妈,我死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也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你们两人抚养我们三个一定很难,老哥和老菜成绩都好,老哥快毕业了,老菜也高中了,我也曾经努力学习过,可是,无论如何我都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我最后放弃了,如果我还听得进课的话,我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可是我不行,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
自杀少年的遗书赤裸裸地告诉了我们15岁少年自杀的原因。花季少年自杀的原因之一是学习成绩太差,并且经过努力还是没有改观;原因之二是家庭生活困难,自己不愿啃老、不愿成为社会败类。
这位自杀少年的遗书,字字血泪,仿佛无言的控诉。我们不禁要问,正处于“如花似锦、豆蔻年华”的他为什么要选择自杀?作为中学生,难道没能明白“珍爱生命”的道理?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在其《自杀论》一书里说:自杀是集体病症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社会的苦难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研究值得重视,江西赣州15岁少年留下遗书,在水库边自杀的诱因就是一种社会不敢承认的“社会苦难”,即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生的全部、社会贫富差距大、一个农民家庭难以负担三个子女学习费用在自杀少年身上的表现。
15岁花季少年的自杀在拷问着教育和社会的“良知”,不管15岁花季少年自杀的原因如何,都给教育和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
给教育敲响的一记警钟是学校挫折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严重脱节;繁重的学业压力、应对挫折教育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多发频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可学生、家长、老师甚至其他人的主流意识却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读书就是教育,而读书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成为“人上人”,“成绩好”就成了切断学生心灵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天堑”; 繁重的学业压力扭曲学生的心灵,据权威调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一天十多节课,晚上作业做到12点还不能完成,双休日和节假日像“赶场”一样上五六个特长班,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机器;学校的挫折教育枯燥乏味,思品教材中虽然有挫折教育的知识,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将挫折教育异化为背诵挫折的含义、挫折的种类、应对挫折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至于学生在真的遇到挫折时是否有能力应对就不在思品教育的考虑之列了。
给社会敲响的一记警钟是社会贫富差距大,“读书无用论”在乡村又沉渣泛起。一个农民家庭难以负担三个子女昂贵的学习费用,义务教育虽然免费,但服务性收费、教辅资料收费依然居高不下,这些费用对一般家庭如言不足挂齿,但对子女多、因各种原因导致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就不堪重负,再者大学学费连年上涨,而农民增收又十分困难;农民子弟本来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通过努力考试了大学,就业时又面临残酷竞争,许多农民子弟大学毕业就失业或沦为与父辈一样的农民工,知识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残酷的事实为“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做了很好的注脚。
从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教育,而是整个社会。当务之急,是要在中小学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置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学校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并提高他们合理应对各种心理冲突的能力,学校要改革教学方式,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向分数说拜拜。治本之策则是提高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拓宽增收渠道,实施“精准扶贫”,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让走上社会的青少年能够就业,自食其力,不至于成为啃老一族。(本网评论员 余民强)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6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