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传承中华文化要从小阅读经典

时间:16-10-09    来源:   作者:余民强    编辑:金刀


近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发文称,以四大名著为例的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成人的经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他认为,应该让更多的现当代中文经典名著摆在孩子的书架上,更加关注白话文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和思考。

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年龄尚幼的中小学生一开始阅读就接触四大名著,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虽然有许多内容看不懂,但“小时记得千年事”,长大后自然可以理解。因此,以四大名著为例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这应该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古往今来,我们的国人很推崇读书,“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警句无一不是告诉人们要从小读书,于读书如言就没有适合还是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说法。

笔者中小学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那个时候四大名著之类的国学经典都被“破四旧”破掉了,想找一本四大名著之类的国学经典来读是非常困难的,有的只是两报一刊,清一色的阶级斗争主题。记得有一次从伯父家找出一本残缺不全的章回体小说,没有书皮,不知叫什么,而且都是繁体字,却如获至宝,就从可以读的章节读起,依稀记得内面有很多诗词,很多繁体字不认识,很多内容理解不了,但依然读的津津有味,依然为书中的人物感叹,长大后才知道小时候读的那本书是《红楼梦》。后来又有机会读到《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说岳全传》,还读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读过的这些经典,带给笔者的受益是颇多的,最有益的一点受益是人间正道、人道主义思想,这是笔者最早从经典阅读中获得的滋养,靠着这份滋养,我走上了义务教育的讲台,我现在的教学、教育研究以及教育时评写作,里面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还是小时候从经典阅读中形成的人间正道和人道主义;最有使用价值的一点受益就是认识了繁体字,虽然没有学过繁体字,但由于小时候阅读了繁体字印刷的经典名著,依靠“猜”的方法认识了许多繁体字,因此在阅读古籍图书时基本能够得心应手。笔者的遭遇说明以四大名著为例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这应该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中小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是有益的。

读书自当少年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就说:“童年记诵的东西肯定会忘记很多,但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它们会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中小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好处多多: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品质,国学经典所蕴涵的“仁、义、礼、智、信”,能让人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不确定因素,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激励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的生命发展,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名言可以促使中小学生首先做好自己,自觉地提升生命境界;可以塑造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做人的准则,对塑造中小学生的人格是极其有利的;可以促使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让中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基础。

既然阅读名著有如此多的好处,还有必要讨论以四大名著为例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问题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投入了诵读古代文学经典的行列就是明证。(本网评论员 余民强)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