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大学生“写家书”值得提倡

时间:16-09-23    来源:   作者:曹灿辉    编辑:

    中秋临近,安庆师范大学组织近4500名大一新生,放弃网络、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备,选择“家书”这一古老却温情的方式,为父母呈上大学里的“第一封家书”。(9月20日人民网)

现在的大学生“写家书”,似乎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相信绝大多数大学生上大学后都没有给父母写过书信。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25岁至45岁的受调查人群中,95%的人平均一年亲笔写的私人书信达不到3封。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一份《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显示,90.5%的大学生选择用电话与父母联系,只有7.9%的大学生选择用书信与父母联系,而部分学生甚至对“写家书”持不以为然的态度。随着手机、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家书”似乎正成为一种历史履痕。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大学生还有必要“写家书”吗?回答是肯定的。

大学生“写家书”,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温和传承,更是两代人吐露心声的大好机会。现在虽然沟通工具多,交流方便快捷,但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却更加困难。大学生的一封家书,可以将亲子之间平时难以说出的深刻话语在彼此之间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是浮躁社会亲子之间情感的一次交响呼应。

大学生“写家书”,也是一种“慢育”好方式,不可忽略。当今时代,大学生受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写家书”这种“慢节奏”的方式,正好吻合“好的教育要不温不火”这种“慢育”好方式的妙处,正如农夫种田要深耕细作,要有好收成,急不得躁不得一样。大学生“写家书”,也能“唤”回中小学时代难得的家庭教育,通过父母回复的家书,大学生可以细心品味到父母的深爱,学会孝顺和感恩。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有比较好强的个性和自尊,假如父母当面指责,也许一下子难以接受,父母的家书,更容易让孩子慢慢体会思索,安然接受。

然而,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大学生与父母联络,进行情感交流,接受家教,如果非要放弃现代电话、邮件、QQ、微信等声画俱全快速便捷的科学联络工具不可,而采取“写家书”这样一种方式,则是非常偏颇的,并不可取。书信作为传统文化,固然应该传承,不能消失,但也不能强迫大学生“写家书”。

大学生“写家书”和用现代通讯工具与父母联络交流,两者相辅相成,应该和谐统一。虽然大学生对父母的爱和亲情的维系不能变,但是联络表达方式可以变。让大学生在抽点时间出来“写家书”,“慢”下来静静享受一下家书里的温馨的同时,不妨也让大学生采取快捷、方便的现代工具与父母联络交流,何乐而不为呢?(本网评论员  曹灿辉)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