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6-08-06 来源: 作者:曹灿辉 编辑:金刀
听说自己的孙儿中考时考上了雅礼中学,一位长沙嗲嗲逢人就夸孙儿有出息,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开学后带孙儿去报到,结果到了校门口,卧槽,这不就是自己小时候就读的长沙九中吗?怎么冠名雅礼天心了?
近年来,中小学“改名热”势头不减。比如,媒体报道,南京的新南师附小将原本校改为四牌楼校区、原珠江路小学变为该校珠江路校区,另7所学校挂名校分校,其中还是同仁小学改名的南师附小同仁分校。广州在过去的几年间至少有10多家中学先后更改了自己的名号,很多摇身一变成了“某某外国语学校”、“某某实验中学”,等等。
中小学“改名热”受到了大家的特别关注,不少人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对中小学“改名热”,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面看”为好。
中小学“改名热”的一种情况是,学校内部管理没有多少变化,想傍名校之名成为“名校”,以此来招揽好的生源,这种现象并不可取。
家长让孩子跟风逐流追求名不符实的“名校”,满足了孩子不正常的面子心理,有损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更会为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这种对“虚名”向往的根子深植于孩子的心目之中,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会是难以估量的。另外,也有可能让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不思教学改革进步,专想用改名来捞取功利。
出现中小学想傍名校之名成为“名校”的“改名热”现象,主要有一些学生家长的虚荣心理作怪;一些学校领导不正确的功利观使然;当然,更多的还是公办中小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大问题。
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靠改名就能达到的,而是要靠学校领导老师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至于打破教育不均衡的局面,更是要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顶层设计,实施真正的师资支持策略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多方面的工作,且长期坚持才有可能实现。
中小学“改名热”的另一种情况是,实施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之后的学校改名,这种现象还是应该肯定的。
比如,据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组”和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集团化学校治理研究”课题组统计,截至2014年7月,全市16个区县共组建217个学校集团,辐射带动393所学校,涉及独立法人学校610所,约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三分之一。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重要结合点,是义务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时下“择校热”问题,根本原因是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动县域内教师校长合理流动、优化学校资源配置等办法,是有利于均衡教育资源,缓解“择校热”的。
对于中小学“改名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作好宏观管理,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轨道上来。(本网评论员 曹灿辉)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6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