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6-06-20 来源: 作者:曹灿辉 编辑:金刀
12号上午,南京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的门口聚集了四十多位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在三年级某班就读,家长们集体维权,提出了给孩子调换班级或者要求班上一名男孩退学的要求。这个班上有一名男孩非常顽皮,经常搞恶作剧,让不少孩子都受伤了。(6月16日央广网)
孩子遭受“熊孩子”恶作剧,家长“联名”要求“劝退”“熊孩子”,时有所闻。表面上看,家长这样“保护”自己“无辜”孩子的行动是在正常“维权”,不无“道理”,实质上来说,家长这样做并不可取。
一方面不合法,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学校是没有权力劝退任何一名学生的,每一名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熊孩子”也不例外,家长“联名”要求“劝退”“熊孩子”,显然学校是不可能做到的违法事情。
另一方面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也并不利于孩子成长。这样有可能给孩子在与别的孩子交往中错误地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以致于对同学简单粗暴没有包容。即使孩子在学校里家长可以“帮助”其选择同学,难道孩子走向社会上家长也还能够“帮助”其选择同事社区居民?
家长“联名”要求“劝退”“熊孩子”,除了家长法制观念淡漠外,主要是由于家长“狭隘爱子观”,没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怀;也是“急功近利爱子观”的体现,不懂得爱子“当为之计深远”,让孩子增强自己的“本领”,便于以后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把和“熊孩子”交往当成一种“逆向教育”,让孩子学几种和“熊孩子”交往的办法,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家长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把“熊孩子”的恶作剧向老师反映,“借力打力”,让老师批评教育“熊孩子”。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壮大自己的朋友圈,向对方展示“力量”,对“熊孩子”形成“威慑力”,不让“熊孩子”“一家独大”,打击“熊孩子”的嚣张气焰。家长还可让孩子和“熊孩子”正面“谈判”来“攻心”,让孩子告诉“熊孩子”,大家都“怕”和“熊孩子”一起玩,搞恶作剧是不对的,会要受到惩罚,更会失出朋友。
当然,家长也要配合学校管理好自己的“熊孩子”,多陪陪孩子,老师对“熊孩子”进行心理干预,作好“熊孩子”心理健康培育,其他家长体现谅“熊孩子”及其家长,等等,同样不可忽视。(本网评论员 曹灿辉)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26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22日 15点00分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