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 焦点 要闻 综合 市州 高校 图片 评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陈焕文:“双元制”校企合作需要多方支持

时间:12-06-15 20:51:42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章仙踪 编辑:章仙踪

 陈焕文:“双元制”校企合作,需要多方支持与协同
www.hnedu.cn  发表时间: 时间标签  来源:湖南教育网 【字体:  】 点击: 点击数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焕文谈“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本网讯 二战后,德国凭借“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德国也得以迅速重建,再度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实体。“双元制”也因此备受世人瞩目,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经济腾飞的奇迹得以诞生?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和职业院校也开始借鉴并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6月15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焕文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双元制”校企合作等话题与网友交流,对这个发展职业教育的模式进行深度探讨分析。

    德国“双元制”:企业是招生的主体

    “双元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制度。但“双元制”并不等同于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实施的校企合作,陈焕文说:“‘双元制’校企合作联合度更高、效果更好,但难度很大。”

    “德国实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法律规定的教育制度,包括企业、学校、政府、学生几个主体。”陈焕文重点介绍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他说,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企业有三个职责:负责招生;负责几乎所有的实践课;学生在企业实践,企业都要给工资,称作学徒工资。职业学校只承担纯粹的理论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专业教学设备,学校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学生向企业申请录用,被录用后不交任何学费。

    “德国的‘双元制’是由国家立法保证的,企业不参与的话,对其经营的各个方面如招工甚至以后的合格注册都有影响。”据陈焕文介绍,作为政府机构的工商联合会主要负责组织实施结业考试并颁发各类资格证书,并且全免费;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则主要制订标准和条例。学生通过报名,学成以后达到标准就可以在企业工作。

    “双元制”校企合作可以是我国校企合作的“第九式”

    陈焕文说,目前国内的校企合作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归纳成“八式”: 就业协议式、顶岗实习式、无偿捐赠式、学费分摊式、校中工厂式、订单培养式、认证培训式、技术合作式。而 “双元制”校企合作,可以归为第九式。

    作为“舶来品”的“双元制”,如何实现模式的本土化、个性化?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双元制”校企合作的必备特点为:企业参与招生,企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践部分的制订,学生的大部分实践课都在企业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企业要为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提供必要的薪酬等。学院根据“双元制”校企合作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合同文本,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办法。

    “现在有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我们的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两个专业,跟深圳的安居公司是完全的‘双元制’校企合作。实践课内容全是企业承担,我们学生到安居公司去实践有一年半时间,安居公司出师资、设备和场地,给我们学生相应的报酬,成绩合格且到安居工作的学生将由安居提供学费返还。”据陈焕文介绍,学院信息工程系的六个专业也与欧鹏公司达成了这种合作。 

    “双元制”在中国“落地生根”,四个群体要有担当

    谈到双元制模式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陈焕文强调,双元制能否顺利在中国“落地生根”,关键是四个群体要有担当,即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目前还只能用于校企合作方面的尝试。

    “国家的担当,在于建立法律制度保证这种机制。”陈焕文认为,“双元制”落户中国,需要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障。

    “企业要有担当,德国的企业认为自己主导人才培养是理所当然的,愿意出钱出力;我国企业要达到这种意识和热情还需要很多努力。

    陈焕文还强调,学校也要有担当,不能把学校教育当成一种赚钱的手段,而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真正学会技能、真正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尽量减轻学生负担。此外,学生也要有担当,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同时,更要忠于企业,不能随意跳槽导致企业“竹篮打水一场空”。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十二五”末要实现所有的28个专业 “双元制”校企合作全覆盖。陈焕文表示,“十三五”要争取做到:所有学生都能在“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通过深入实施“双元制”校企合作,成绩合格且愿意在合作企业工作的学生,不仅能保证就业,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实现学费由企业负担。(袁轶雄)


责任编辑:王轩  

分享到:
0

了解有温度的教育资讯,尽在湖南教育网微信。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