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4999元买一篇硕士论文”,学位不该沦为“商品附庸”

时间:25-03-28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志高    编辑:朱彤

“接硕士研究生论文,一口价4999元,7日定稿盲审无忧,‘985博士团队’1V1指导”“一家‘有温度’的985博导团队,主打‘以诚待人、靠谱辅导’……”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上,部分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应届毕业生群体推出论文辅导服务,承诺确保论文通过审核或发表。(3月27日 《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的报道,揭开了论文代写产业链的荒诞现实:原本应承载学术探索与思想创新的论文,竟成了电商平台上明码标价的“速成品”,而所谓的“辅导”不过是学术造假的遮羞布。

这一乱象的讽刺性在于,它精准击中了当代教育评价体系的软肋。当学位与论文发表硬性挂钩,当高校对学术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学生便被迫在“写不出”与“必须交”的夹缝中寻找“捷径”。代写机构正是利用这种焦虑,将学术不端包装成“服务”,甚至打出“以诚待人”的温情牌。这种黑色幽默的背后,是学术尊严被商业逻辑彻底解构的悲哀——论文不再是研究成果,而是流水线上的“定制商品”。

更值得警惕的是,代写产业链的“专业化”程度远超想象。从虚假宣传、资质造假到合同陷阱,其操作模式与电信诈骗团伙高度相似:用“985博士团队”的标签吸引流量,以“包过”承诺降低心理防线,再通过信息不对称榨取利益。这种“精准收割”暴露出监管的局限性,工商部门难以界定“辅导”与“代写”的边界,教育部门也难以追溯校外灰色交易。

然而,将责任完全推给学生或机构均非治本之策。学生购买代写固然违背学术道德,但若高校的论文指导形同虚设、答辩流于形式,甚至个别教师对“枪手论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系统性失灵才是滋生代写需求的土壤。一位受访者说:“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辅导,而不是代写。”倘若高校能建立更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提供切实的写作指导,而非仅以论文数量“卡毕业”,代写市场自会萎缩。

治理这一乱象,需多维度“破局”。技术层面可通过AI检测工具与学术数据库交叉比对,提高代写论文的识别率;而最根本的,是重构学术评价的价值观——当教育真正回归思维训练与创新培养的本质,论文才能从“毕业敲门砖”回归“思想载体”的初心。否则,今天打击了“4999元包过”的明码标价,明天还会冒出更隐蔽的“学术黑市”。

当知识被标价出售时,贬值的不仅是论文,更是整个社会的学术信仰。这个事件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灰色产业链,更是教育异化的危机:若学术成果可以购买,那么“学位”二字还剩多少重量?(作者:王志高)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