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课后服务要做到“四结合”

时间:25-05-07    来源:   作者:孟庆芳    编辑:金刀

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大举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响应社会关切,结合实际破解了中小学生校外负担过重的问题,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为了把好事做好,我从一年来从事课后服务工作的情况来看,学校和老师要切实抓好课后服务工作,必须做到“四结合”。

课后服务类型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有高低之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后服务项目时,要根据其年龄特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后服务项目,避免因项目选择不当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适应或加重身体负担而造成伤害,从而引起学生厌恶课后服务,让课后服务的目标难以达成。

课后服务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弄清楚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就引导学生参加什么内容的课后服务。不要乱点鸳鸯谱,人为给学生指定课后服务内容,这样会因参与活动与兴趣爱好相悖而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对课后服务失去兴趣而学无所获。

课后服务项目要与学校场地和器材相结合。农村中小学校和城市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学校在确定课后服务项目时,要量体裁衣,结合学校场地和器材配备情况,选择性地开展课后服务,不要盲目跟风,搞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大上,和城市学校一样开齐所有课后服务项目,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形同虚设。譬如给游泳特长爱好学生开设课后服务,一般学校是做不到的,只有引导学生参加体能训炼的相关项目了。

课后服务质量要与教师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学高为师,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一样,其质量的高低是由执教者的业务能力决定的。一所学校的业务部门和校级分管领导,要对全校每位教师的特长技能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在安排课后服务指导教师时,才不至于随意性和盲目性,让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有特长和技能的老师在课后服务中崭露头角,施展才华,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供师资保障,让教师教有所长,学生学有所茯,收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满意的课后服务效果。(孟庆芳)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