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全员班干部的管理方式值得肯定

时间:19-12-13    来源:   作者:刘斌    编辑:金刀

近日,网友发出某小学班级人员分工,一共50名学生,老师设了50个班委,不仅有大家熟悉的纪律委员、小组长,也有前门管理、后门管理、毛巾管理、雨伞管理等,引发了网友讨论。有人认为这是老师的一种管理方式,一方面让同学们都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以班干部的身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增强每位学生的荣誉感,更加自信,毕竟在惯性思维当中,优秀的学生才能成为班干部。也有人认为老师的做法不对,个个都是班委,人人都是干部,是在集体培养学生的“官本位”思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我认为,50名学生,50个班委,让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个班级管理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能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班干部不是特权群体,没有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的权利。作为班干部更多的应该是服务他人的意识,做好自己的分内的工作,争取让他人满意。一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是班干部,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自己的机会,能有效的促进自我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全员班干部,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 都会以班干部的身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管是为了不管”的良好风气。

其次,对“后进生”是一种鼓励。在一个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集体里,“后进生”总是存在,但“后进生”并非没有优点,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更多创设成功的机会。班主任让“后进生”根据其爱好和闪光点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不仅能唤醒“后进生”的自信心,而且让他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从后进转而向先进努力。

第三,限制学生养成“官本位”思想。传统的班干部作为紧缺资源,被极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垄断,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班干部就是班上的“官”,是一种“荣耀”。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班干部,甚至不择手段。这不仅让班主任难乎为情,也容易让班干部产生“官本位”思想。然而,全员班干部的出现,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事务管理中,都分担责任与义务,有力提升了学生的服务意识,相反,每个同学都是“官儿”, 稀释了班干部的特权与优越性。不利于学生养成“官本位”思想。

此外,50名学生,50个班委,能使班级事物细化、管理不留空档,让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了任务,都会体验到责任感,这既发扬了主人翁意识,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总是,全员班干部,不失为对以往少数班干部体制的一种创新与改革,也是班级管理精细化的一种体现。只要班主任心中有学生,正确引导,一定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每一个学生都会在班级管理中得到成长。(本网评论员 刘斌)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