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千防万防,不如打造课堂

时间:19-12-13    来源:   作者:黄彦文    编辑:金刀

戴头箍是教育乏术的一种表现,摆脱不了“懒教”嫌疑。人的问题,最终还是得用人的方式来解决,别那么粗暴。

智能、人脸、监测头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集中精力听课,学校管理人员使出十八般武艺从人防、物防和技防方面大开“脑洞”。但我认为只要学习的主体是人,不是机器,就“防”不如“导”。把孩子作为监视对象用仪器来测量,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把师生放到了对立面,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把家长强行与校方捆绑在一起在精神上“囚禁”孩子,更是教育下下策,有违教育初衷。

想让学生认真读书,与其戴个箍不如挖条“沟”,挖条从教学内容到学生大脑的畅通之“沟”。对于课堂,我认为最要祭出的“神器”不应该是这些花样“高科技”,而应该是基于人的课堂思考,即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情感体验,切中知识盲区、调动活跃思维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仪器测验纵使再精准,最终也只能由老师把数据监测“得分”发给家长,由家长来施压。

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要明白的一个道理,首先,实施教育教学一定要切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个学段。学段越低,兴趣主导课堂的比例就越大;学段越高,意志力主导课堂的力量就越强。对不同学段的孩子,教师应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大有分别的。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教师选取的策略是讲究层次的。总的来说,学段越低创设的情境就越要讲究丰富,设计的活动就越要多样化。但有个总的原则,即:无论哪个学段,都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二,教育教学工作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凡是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人都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多年从教的人,也应该有一种体验,即孩子越喜欢你,就越认真听你的课。所以,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孩子们喜欢的策略和方法,如恰到好处地激励和表扬,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人,不要跟学生“硬碰硬”。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准确切中学生的知识盲区。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个教师如果不精通自己的业务,如果不能给学生真正的知识,那么不管你对学生如何善良,多么温和客气,你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回答也只能是轻蔑和鄙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更应该充分考虑学情因素,进行合理取舍,并能一矢中的精准对准目标,切中学生知识盲区。学段越低,孩子越崇拜教师;学段越高,学生越容易被教师的博学折服并死心蹋地追随。

第四,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才能调动他们的思维。一个让科学家穷尽毕生精力也无法解答的难题,是无法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因为那是一道“天堑”。一个能找到方法去解决的问题,才能对学生构成致命的吸引力,毕竟求知和猎奇是人类的本性。有效设置问题,合理搭建解决“台阶”,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激活,这种情况远比每人头带一个奇怪的“箍”要有力量。

最后,我们不要忘了:作为人,有一种叫“信仰”的东西力量无穷。培养孩子的审美鉴赏力,让他们明析道理,培养良好习惯;信仰知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自觉自制的持久行为和人生动力。(本网评论员  黄彦文)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