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9-10-2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编辑:吴桐
10月27日,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承办的“为人心立碑,替世道存照——王蒙《生死恋》新书分享会暨文学对话”在长沙举行。现场,伴随着轻扬的钢琴声,耄耋之年的作家王蒙为读者分享了他写给世界的“情书”。
“我不是非要写爱情,而是这些爱情让我写”
从1953年动笔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算起,王蒙创作小说的时间已有60余年。
纵观其创作生涯,从1950年代饱含革命激情的青春之歌与激荡文坛的震颤之音,到1970年代的异域风情与时代隐思,再到1980年代的艺术探索与内省哲思,直至1990年代的“季节系列”,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文学创作者,王蒙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兴盛,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此次,王蒙带来新作《生死恋》,更是以椎心泣血的生死爱恋,为人心立碑,用欲说还休的命运流转,替世道存照。据了解,《生死恋》共收录了王蒙最新创作的4篇作品,它们分别是中篇小说《生死恋》《邮事》,短篇小说《地中海幻想曲》《美丽的帽子》。
《生死恋》写爱恨情仇生老病死,行云流水却力透纸背,家长里短却波澜壮阔,寄托着作者对世间万象人生悖论的深度思考;《邮事》为非虚构小说,讲述作者几十年来因为领取稿费而与邮政、邮储打交道的经历和感受;《地中海幻想曲》与姊妹篇《美丽的帽子》讲述书中主人公虽有着显赫的家世、学历、荣誉和身份等,却在谈婚论嫁的问题上屡屡触礁的经历和心路历程。王蒙说:“我不是非要写爱情,而是这些爱情让我写。”
“写小说太让人高兴了”
“写小说太让人高兴了!”王蒙感叹。这种创作起来如醉如痴的幸福状态,一如他在序言中幽默的说法:“写小说的感觉是找不到替代的。写起小说来,每一个细胞都在跳跃,每一根神经都在抖擞,或者说‘哆嗦’。其实我更应该用的是‘嘚瑟’。”
现场,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长沙市文联名誉主席何立伟围绕《生死恋》,与王蒙展开了一场文学对谈。
龚曙光认为,《生死恋》中既有社会的刻薄,也有社会的宽容。“我觉得王蒙先生给予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不管写什么,他始终把自己的生命摆进去。从最早的《青春万岁》,他对生命发出的畅快呼喊;到后来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青春的生命遭遇的第一声叹息;再到后来,《春之声》对于社会变化的欣慰感;当然还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这边风景》……这些作品里都有王蒙先生自己一份独特的生命价值。”
何立伟感言道:“王蒙老师是86岁的‘少年’,比18岁的少年更有魅力。”在他看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读王蒙的小说开始,到现在的《生死恋》,感觉王蒙的行文中都有一种汪洋恣肆,“这意味着,到现在为止,王蒙先生都是激情飞扬、状态饱满、思想敏捷的。例如《邮事》里很多地方都写了当下的生活,包括微信这种新的通信工具以及各种网络语言,这足以证明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新鲜感和捕捉能力,不会和当下的生活脱节。”
3年前,王蒙就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明年我将衰老,今年我仍兴致勃勃……我仍然不能忘情于文学,忘情于奋斗,忘情于大地,忘情于人民。我写革命的豪迈、成长的代价、沧桑的热泪、生活的芬芳、人心的不渝。”
3年后,王蒙将这本《生死恋》视作“写给世界的情书”,希望用文学滋润普天下的人生。(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