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9-09-27 来源: 作者:余民强 编辑:金刀
时光荏苒,转眼即逝;岁月静好,记忆犹新。70年前,天安门城楼上响起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如一声春雷将教育引上了大发展、大变化的康庄大道。70年教育事业攻坚克难,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成就。回望这波澜壮阔的70年,“60后”的我,从一个走进学校读书的懵懂儿童到满头白发、扎根乡村学校讲台、荣获“乡村教师从教30年”国家荣誉的老教师,几乎见证了70年平江红土地教育发展的变与不变。
校舍之变
1970年,7岁的我,被父母“伢则服学堂”的朴素教育理念赶进了学校。说是学校,其实是祠堂。每天,从挂着“宗祠”牌匾的大门进入学校,然后进入大厅里、两面用草砖砌个半人高与两面墙壁围城的教室读书。课桌是自己从家里带到学校的五花八门的桌子和凳子。
1982年,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一个离家150多公里的山村初中。踏进校园的那一幕依然记忆犹新:带着介绍信,登上一辆班车,一路颠簸着向大山深处行进,好不容易找到当时的区文教办接受分配,我和其他三个人被分配到一个山沟沟里的中学,坐上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长臂轿车”——手扶拖拉机,颠簸一个多小时到达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两幢“秦砖汉瓦”做成的平房横卧在山坡上、中间一个长满杂草的土坪,如果不是立着的两个木质篮球架,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即将工作的学校。那时的教室地面坑坑洼洼,墙壁四处透光,课桌就是两根树上架上木板,教室前面一块刷着黑漆、用久后就会斑驳陆离的木板就是黑板,窗户在夏天就是一个大洞,冬天就糊上废报纸。
90年代后期,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普九”进入攻坚期。“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了社会共识,校舍改造掀起了热潮。“秦砖汉瓦”做成的教室被砖混结构替代,地面铺上了水泥,窗户装上了玻璃,真是窗明几净;木制黑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进了博物馆,取而代之的是毛玻璃黑板,粉笔书写流利多了,还不反光,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可以看清楚。
进入新时代,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今的乡村学校都成了花园式学校,校园内外干净整洁、人行道路两旁宣传窗林立、造型别致的花坛整齐地排列在路边;旧式围墙被通透式围墙取代,透过栅栏围墙可以看到学校内美丽的风景;刚铺就的塑胶操场透出青春的气息;挺拔的教学楼粉刷一新,整洁美观;整齐的宿舍楼端庄秀丽;篮球场、教学楼、青青的草地洋溢着浓浓的书香人文气息。
教学设施之变
1970年代,学校没有什么教学实施,因陋就简是那时学校的标配。没有操场,祠堂前的地坪就是操场,一下课,同学们从祠堂的正门和两个侧门蜂拥而出,在操场上疯跑,操场上没有体育设施,只有一个东倒西歪的木制篮球架,但学校没有篮球,好在操场北面的一个高高的坟堆,成了同学们运动的人气最旺的地方,同学们围着坟堆,两三个同学爬上坟顶,其他同学从下面往上面冲,将上面的同学挤下坟堆,如此反复的“战坟堆”就是那时最“火”的体育运动。后来,学校老师有了创新,在祠堂的一个厅里竖起了几根上下固定的竹竿,“土”爬杆又成了不可多得的体育器材,最有创意的是打乒乓球,几个同学从家里卸下一张门板,用两条凳搁起来,在门板之间放一根扁担,拿起自制的球拍就能打乒乓球了。
1980年代,老师没有教具,木棍、长凳都可以当做直尺来用;没有实验室和仪器,实验不能做只能讲,被老师戏称为“讲实验”;泥巴操场上就一副木制篮球架,还歪歪斜斜的;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就是夏天疯跑、冬天挤墙角。
1990年代,学校的教学设施多了起来,教室里有了幻灯机,老师的板书可以少用粉笔了,各种颜色的油性笔代替了粉笔;实验室建立起来了,显微镜走进了课堂,理化生实验也不再局限于演示,也有了几个简单的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了;图书室建立起来了,虽然图书少,但老师们把自己的藏书捐了出来,同学们有了窥探外面世界的机会;体育器材多了起来,篮球架、排球网、乒乓球台都有了,专业的体育教师也有了,体育课不再是“天晴一二一,落雨改自习”了;电脑室也建立起来了,虽然电脑还是“386、486”的,但至少可以让山村学生通过互联网认识外面的世界了。
进入新时代,教学设施现代化了,体育器材和各种教学器材应有尽有,班班通、电子白板、光纤进入每一个教室,教育教学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老师的备课装进了“云盘”,年级组可以共享,PPT课件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很直观,形象地出示;学生的家庭作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发给家长,让家长督促;教师的办公室都配备了空调;老师举行公开教学时,还可进入未来教室上课,实现了互联网+学生,互联网+教师,互联网+家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了、体育课同学们的活动更丰富、更有趣,塑胶运动场走进了乡村学校。
学生生活之变
1970年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很苦,书包真“轻”,用毛巾缝成的书包里只装着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几本书,没有教辅书籍;家庭作业没有本子,父母买两张“石膏纸”裁成32K大小,用棉线装订成本子,因为本子有限,老师布置作业总是精心挑选;一到冬天,吃“两餐饭”是读书的常态,上午上完课不散学,老师去食堂吃中饭,吃完饭就敲钟上课,下午2点半左右放学,同学们回家吃饭,晚饭就不吃了;读初高中的时候,每个学期都要挑100多斤干柴交到学校,这些干柴抵蒸中饭的钱,同学们蒸的中餐五花八门,这个蒸的是“茴丝”,那个因为米少蒸成了“粥”,中餐的菜更是花样繁多,父母自制的“剁辣椒”、“腊八豆”、有的甚至就是从商店买回的酱油,同学们的菜瓶里是永远看不到荤菜的……但那时的我们以有书读为奢望,条件再苦也阻挡不了我们求学的脚步。
1980年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虽有改善,依然贫困。教材发生了变化,偶尔可以读到一些课外书籍;学生的中餐是每人一个搪瓷杯,自己带点米送到食堂,工友为同学们蒸饭,中餐时,学生一窝蜂去挤,就着家里带的菜吃中饭,蒸饭不要钱,但每个学生仍然要交100多斤干柴,带的菜出现了“腊肉”、“小干鱼”,酱油“派饭”基本绝迹了,也看不到蒸“茴丝饭”的了。
1990年代,学校生活开始有了暖色,作业不再靠抄,老师上课,每节课前都要书写小黑板、小卡片,考试卷要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然后油印出来,这些工作一般都是晚上做的;上课时板书,用粉笔写了擦,擦了写,粉笔灰染白了老师的双鬓;师范生为主的教师掀起了自考、函授的热潮,乡村初中教师的学历在提高;教师工资有了普遍提高,职称工资开始兑现,老师们的脸上笑开了花;学生的中餐告别了自己带菜、交干柴、用搪瓷杯蒸饭,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食堂的兴起,同学们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还不贵、很实惠。
进入新时代,学校生活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学生生活现代化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发给家长,让家长督促;教师的办公室都配备了空调;老师举行公开教学时,还可进入未来教室上课,实现了互联网+学生,互联网+教师,互联网+家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了、体育课同学们的活动更丰富、更有趣,塑胶运动场走进了乡村学校;学生食堂已经升级换代,明厨亮灶,还增加了每天4元的课间营养餐,许多学生吃到“撑”了。
教育理念之变
1970年代,民办老师为主体的乡村教育,教育的理念就是教学生认识几个字,能数的清钱,劳动时间多,考试就是老师抄几个题目在黑板上,学生做好后交上去,成绩好坏都在其次,只要思想道德好。
19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分分,教师的命”,老师追求分数,学校追求升学率,老师认认真真上文化课,扎扎实实给学生补课……那时的教师社会地位高,家在外地的教师,礼拜天的吃饭问题被学校附近的学生家长们解决了,东家请了,西家也请,老师要象征性地交伙食费,那些家长就会跟老师急,家长只希望老师把子弟教好。
1990年代,素质教育风行全国,在急需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被重视,“学生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志,开始实施等级评价,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主旋律……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成为教育理念的指南,“立德树人”成为了学校教书育人的主旋律,“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生根开花。乡村教育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春天……
教师待遇之变
1970年代。民办老师挣工分,上课时间是老师,下课和放学后就是农民。1980年代,中师生开始担起农村教育的重担,教师地位有了提高,教师节在那个年代设立。1990年代,民办教师退出了历史舞台,教师学历在提升,教师待遇也在提升。进入新时代,《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发布,教师待遇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生活补贴按时到位,乡村教师工作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工作热情更高,归属感和幸福感得到提高。
红土地上70年教育之不变
70年的时代变化,70年的社会发展,学校从祠堂——“秦砖汉瓦”——红砖楼房——现代化建筑的校舍之变,由简陋走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之变,由有学上到上好学之变,由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撑”的营养餐之变,追求分数到素质教育再到“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之变,70年的教育巨变令人应接不暇。但纵有万般变化,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却一直没有变。当初教师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备课、批作业,课后家访;现在条件好了,教师工作更努力了,白天忙着上课、批作业,晚上做课件,与家长联系;教师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勇于奉献,诲人不倦,为了祖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做“四有”教师的永恒追求不但没有变,而且变得更高尚。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一直没有变,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视。(本网评论员 余民强)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