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市州 高校 综合
 

评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评论

“十步”填报高考志愿

时间:19-07-02    来源:   作者:刘运喜    编辑:金刀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放榜和录取最低分数线公布,如何正确、准确、科学填报志愿,成了摆在广大考生和家长面前的又一道现实难题。这,关系到考生能不能上大学,能不能上好大学,能不能读好专业,关系到考生的人生走向和职业选择。

最近一二天,笔者开始陆续接到一些电话、短信、微信,咨询如何填报志愿,这个分数能读哪所大学,可选择哪些专业。笔者虽不在招生部门,对于如何填报志愿缺乏专业研究,也没有掌握相关统计数据,但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觉得有必要尽己所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俗话说得好:考得好不如填得好。考场考考生,场外考家长。高考成绩是第一关,关键在考生本人。填报志愿是第二关,关键在家长。考好是前提是基础,填好是关键是保证,就读理想的学校、专业是目的是目标。其实,关于考试与志愿的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考好,才能填好;第二,考好,不如填好;第三,既要考好,又要填好。第一句话说明,考试好是填报好的前提条件,如果考试很糟糕,成绩一塌糊涂,再怎么填,也填不好。第二句话说明,填报好志愿,掌握填报志愿的一些原则、技巧,比考试成绩有时候更重要更关键。否则,志愿没有填报好,浪费了好成绩,就等于白考。第三句话说明,要把考试成绩与填报志愿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力争考好考出好成绩,其次要充分利用成绩,填报好志愿,实现好成绩上好大学的目的。

如何填报好志愿?笔者认为,首先第一步是第一时间查询自己的成绩,明确自己的总成绩多少,单科成绩多少。根据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查询成绩的方式,主要有:电话查询、短信查询,网络查询等,今年还增加了手机绑定微信公众号查询。原则上,哪种方便选择哪种。一般来说,电话查询和网络查询容易出现因拥堵打不进、登不了的情况,短信、微信查询可能更快捷。即使回复有点慢,也要耐心等待。

第二步是考生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除了看绝对分数外,还要看成绩在全省的分段、排名、位次。这个也许更重要。由于高考试题每年难易度不一样,每年考生多少不一样,仅仅根据绝对成绩填报志愿是不科学的,只有根据成绩所在的分段、位次来填报志愿,才是准确的。

第三步是考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与职业兴趣,初步确定理想的几个专业,明确填报的专业范围、专业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于茫然无知。考虑选择专业时,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要有战略思维、长远考虑。一定要杜绝功利思想,不能只盯着热门专业,也不能只看专业的收入水平,而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国家和社会需要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衡量。

第四步是按照成绩对应的一、二、三本高校,有针对性地重点查阅自己比较心仪的大学往年(至少近三年)的录取数据。包括录取分数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分数所处的段位。如有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可直接电话联系高校招生部门咨询。在自己意向的几所高校间做出选择。

第五步是注意平行志愿之间的合理梯度。根据现在的志愿填报系统,一般每个层次有6个平行志愿,我们要充分利用平行志愿的政策,选择不同水平的高校(即使同为一本高校,水平也是有差别的,分层次的),合理拉开梯度,扩大录取机会。否则,如果全部填同一水平层次的高校,有可能浪费分数,浪费志愿,甚至与大学失之交臂。

第六步是优先专业选择。填报志愿时,对于学校与专业,哪个更重要,虽然存在争议,但笔者主张专业选择优先于学校选择。因为,决定和影响我们职业选择的是专业,不是学校,无论你进入哪所大学,学习的是专业。专业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成才发展之基,尤其重要,必须特别重视。当然,如果能够在学校与专业之间找到平衡,既能到名牌大学读书,又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则再好不过。

第七步是选择服从调剂。考生如果分数不高,成绩不够理想,建议最好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大很多。当然,如果考生的分数很高,居于高分段,位次特别靠前,可以不选择调剂,霸气地坚持自己的志愿学校、志愿专业。

第八步是志愿填报完成后要认真反复核对无误后才能提交。建议考生在老师或家长现场指导下,先在纸上填写好志愿,仔细检查后再在系统里填报提交。因为考生志愿一旦提交成功,就无法修改,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第九步是及时与有关高校联系,争取得到特别关注和优先考虑。如果志愿学校有自己的老师、亲戚、朋友、长辈等,可以将考生志愿完整信息及时发送给他们,与招生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不违反政策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争取优先得到录取。

第十步,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或者志愿填报不合理的考生,在首批录取失败后,要密切关注补报志愿的信息,及时补报志愿,争取第二次录取机会,以免带来遗憾。

最后,祝广大考生心想事成,充分利用自己的成绩,充分把握志愿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进理想的大学,读心仪的专业,成就美好的人生。(本网评论员 刘运喜)




责任编辑:金刀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486号 湘教QSl-200504 湘ICP备12010102号-1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hnedu.cn,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2207750 举报邮箱:447038018@qq.com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