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8-12-24 来源: 作者:刘运喜 编辑:金刀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出席并讲话。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的“灾难墙”上,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8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解放军仪仗大队18名礼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伫立。(2018年12月13日新华社)
12月13日,从1937年起,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因为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因为国耻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国耻意味着失去尊严;因为教训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教训意味着失去反思的能力。
我们始终不曾忘记:81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竟然丧心病狂,对30万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展开杀人比赛,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烙下最深刻的民族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强调,“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今天,我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缅怀死难的同胞,祭奠亡灵,牢记国耻,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进行民族复仇,而是唤醒人们珍视和平,爱好和平,维护和平,促进和平与发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就是要从历史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奋起,在奋起中自强,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诚如国家公祭鼎铭文所言:“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核。正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古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厚德载物的君子品性,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谦虚谨慎、爱好和平的民族,成为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自强才能自信。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举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就是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祭奠亡灵,用民族的苦难日、国耻日,激励我们更加奋发图强、砥砺奋进,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汲取历史的教训,更加珍爱和平,反对和制止一切战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局面;就是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以发展增强实力,以发展夯实基础,以发展壮大力量,坚决捍卫祖国的安全,保卫人民的和平。总之,发展自强,民族复兴,是对死难同胞的最好纪念,是今日时代的最强音。(本网评论员 刘运喜)
责任编辑:金刀
2024年11月15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7日 10点00分
2024年11月06日 15点00分
评 论
更多评论>>